崔东山一双筷子定格了两天,画面感是真强。
蔡惊神为蔡丰一事头疼不已,不想因这场刺杀耽误其涉及到整个家族的谋划,只能与崔东山暂时结盟,不过此举有几分无可奈何,又有几分是身后人授意,亦未可知。崔东山抛出诱饵,蔡惊神便已上钩,既想要崔东山帮着自己把家族中兴之人蔡丰从这场漩涡中捞出来,又想让身后人借一借崔东山这一东风,以便进行更深更远的谋划,殊不知崔瀺与幕后人较量,蔡惊神这枚棋子,终究只会成为炮灰。蔡惊神首鼠两端,若是还在大隋和大骊之间举棋不定,早晚自食其果。
大骊在百年之内从卢氏附属国成为了如今的“第十大王朝”,可谓势如破竹,但快则不稳,宋正醇身死,后宫起火,武夫掌国,皇子争位,大骊开始暴露出各种隐患,在以鲸吞之势打至朱荧王朝边境后,开始显得后劲不足。大隋因此而蠢蠢欲动,于是便有了这第二场针对书院的刺杀谋划。蔡丰与众位青壮官员夜宴筹谋,已经谋划到了未来宝瓶洲走势,大概在这群人眼中,刺杀只是开胃小菜,大骊已是囊中之物了。难怪蔡丰一副踌躇满志,舍我其谁的豪气之相。事实上如果说蔡惊神是一枚棋子,蔡丰就只是棋子中的马前卒了。
当初茅小冬以心声告知陈平安的也正是这一场针对书院的刺杀,此番谋划,要想挑起大隋大骊两国争端,目标就必须是从大骊来的读书种子,谢谢于禄之流分量不足,林守一已经登山修道,看起来只有李槐和李宝瓶最合适,两者一个身后有十境武夫,一个身后有大骊地仙供奉,不管谁出了事情,大骊都不能善罢甘休,战端自此始了。不过若是有人能够知晓李宝瓶是继承齐静春文脉之人,李宝瓶无疑更加危险。
但在崔瀺和崔东山眼中,这些都不算什么,未定江山,已思守江山之事,可与白帝城主彩云十局的大骊国师,哪里是常人能与之对弈的?能让崔东山头疼的,大概只有先生陈平安的训斥了。
小小兔蓄势待时,前面上蹿下跳力促大隋大骊缔结盟约,是为了求一个能容身之所,进而谋求根基,从本章表述来看,果然不虚。随着大骊皇帝的驾崩,大隋内部军方朝堂民间对于此次缔约不同声音日益高涨,所以阴谋不断,前次出手杀小兔失败,必不甘心。此次千叟宴前后的刺杀也将会影响到在山崖书院求学的宝瓶、李槐他们,小兔子只能做些事后的功夫,不然难免被平安问责,甚至逐出师门。所以第一个釜底抽薪就是找到蔡京神,利诱之,如不成,甚至可以打杀之,在这场布局中谋得中局,期在终盘获胜。
第二个釜底抽薪就是为了自己未来大道着想了,此局,有小兔的推波助澜,一是与大隋幕后人板板手腕子,斩断联系,进而自己可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掌控大隋的走向。二是大隋此次相关行动,小兔应该会碾压一部分,收拢一部分,化为己用,谋千秋大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以大隋为根基,待时而动,等于是在大兔背后捅了一刀子,来一次釜底抽薪。未来大兔小兔两人之间的争斗肯定会很精彩。
歌以咏志,小兔的唱词里以及自思的东西透露出许多东西,一是思先生,二是见山上人如此不堪,吃相如此难看,难怪会与大骊皇帝一拍即合。三是蛤蟆,寓意太平年,也算心声,望山上山下和谐共处,处处太平。
陈平安与朱敛愈加推心置腹,一位心有灵犀发问,一位毫不隐瞒,若百年之后二人仍然可以对坐饮酒,确是幸事一件。
事关李宝瓶,陈平安杀气随之而起,不可谓不重。本命瓷破碎引得心境也碎裂,陈平安心境其实早有问题,加上一路走来所见到的魏晋开天一剑和左右蛟龙沟大开杀戒,心头恶蛟已有抬头之势,回想起老秀才当初责怪左右处事不当使得陈平安心境被牵引,原因正在于此。而早已知晓大隋谋划的崔东山给裴钱的那张纸鹤,或许也是为了在此时防患于未然。
其实当初在飞鹰堡,陆抬就曾提醒过陈平安关于心魔一事,奈何陈平安本命瓷碎裂,心境问题由来已久,哪怕有陆抬的提醒也无济于事。心境出了问题,要多读书,其实并不是一句玩笑话,陈平安需要靠儒家甚至是法家典籍来修补心境,大道一事,玄妙不可言,也可见平安之道已初露雏形,以顺序为根基,杂糅其他家之精华为己用。可能陈平安自己都没察觉到,自己所求之道甚高,世间练气士皆畏惧心魔如鬼神,陈平安则不然。天下武夫,练拳就是练剑,只有陈平安一人,天下练气士,把心魔当作心性磨砺的,也只有陈平安一人。
大道之上,一人独行。
裴钱与李宝瓶越来越像师姐妹了,李宝瓶张口就是学问道理,颇有女夫子气象,让裴钱敬佩不已。裴钱心说等我和李宝瓶一样大了再和她一争高下,分明是要一辈子拜倒在李宝瓶之下了。
依陈平安所言,日后裴钱与李槐几人会一同游学,挖宝二人组,可能在那时候就正式成立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江湖,不只是追逐那些美好的风景,也不只是练拳习武让自己变得强大,还要多见见比自己更好的江湖人。
只是这个未来刀剑错的女侠,可能真正走过江湖后才会发现,世上确实有比自己更好的江湖人,但却不会有比师父更好的人了。
陈平安只怕拔剑四顾心茫然,不怕有人站在高处,多高多远都不怕,只因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殊不知,搬石又铺桥,忙忙碌碌中,自己已然是高山。
行,我亦心神往之!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几两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