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数国此局
①两位上五境大修士,各取所需,讲十数国打造成一座池塘,一个谋异宝,一个谋大道(这点十分模糊,让一座鱼塘如同养蛊一般筛选近道之人,会赏赐仙家道法,会以物易物,实在是想不透这个人想干嘛,总不能也在求异宝吧),允许这个圈里的修士晋升金丹境,却不允许武夫跻身金身境,难道所求跟山水神祇有关?
②那个掌观山河的外乡修士,最少是元婴境,之所以离开,是他没把握击杀陈平安,所以陈平安什么战力,大家都有数了。不知道此人
③这件功德异宝是先天剑胚,貌似挺合适做金属性主杀伐的本命物。
④宝峒仙境和黄钺城哪里是什么生死仇敌,不过是两颗棋子。这个圈到底要干嘛,我打破头颅也没想不出来。
◆大王小鬼齐登场,淤泥星火水渐寒
①一剑斩小鬼(阴阳司主官),一剑诛大王(城隍),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陈平安那句“你还有什么脸面,去看一眼人间”?坏到骨子里说的就是此城隍,临终之言也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完完全全的以恶意看待人间,我想起藕花福地心相寺老僧说的一句话,“你怎样看待世界,世界就会如何看你,你看着它,它也在看着你”。
②点评随驾城 城隍,此人生前是个沾名钓誉,买诗词充当文人骚客的小人,死后赏罚不明,行恶事,得恶果,对待人间如圈养家禽,他生前也是人,却不配当人。身为一地山水神灵,不去善待百姓,反而危害一方。四字评语,死不足惜!
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真正意思是: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现在所用常被曲解为:人如果不为自己着想,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本章特指为第二种意思。
④由本章联想到陆抬的“不知善,不近恶”,不去做善事,却也不为恶,这样的山上人,陈平安不讨厌。再者想到文圣老秀才的“我俯瞰人间,我善待人间”,原来“傻”是一脉相承。
⑤大如文圣,小如火神祠神祇,还有陈平安,都在善意看人间,一个身合大道,一个身死道消,一个身抗天劫,似乎好人好鬼好神没有好报,为什么?好人好欺负!好人没将事情做得更好,没人去称赞好人,反而还会苛责好人。坏人偶尔做了一件好事,却会被歌赞称颂,好人就这么好欺负?去 他 娘 的 狗 日的世道!
⑤飞剑初一越发通灵,斩杀鬼将判官,通晓因果,莫非觉醒了以前的记忆? 带着那块锈迹斑斑的城隍金身碎片遁地,出来时却没了那块碎片,莫非狸猫换太子,难道将那块剑胚带了出来?那块功德先天剑胚不是修为高就能拿住的,初一越来越不简单了。
⑥天劫不是扛下来就万事大吉,消磨大道是一方面,还会有其他的影响,盘点陈平安扛天劫损失的东西,一串堪比金丹全力一击的核桃手串。一件上品法袍春草,不知是否有修缮的可能。三张云霄宫符箓。数量不详的阳气挑灯符。剑仙金光暗淡。武夫体魄身受重伤。以上是明面上损失的东西,实际上可能会损失的更多。好人难做。
⑦火神祠神祇当年帮助那个被城隍害死的太守,在年幼时逃出生天,称得上是一个好的神灵,虽然没有做到更好,但这已经是他全力而为了,做好事,是有代价的。最后用生命告诉百姓,陈平安是好人!可敬!当敬一杯酒,您走好!
⑧于黑暗中看到一抹亮光,火神祠神祇。
◆恶意诱引龙出水,心如灯火照人间
①做了好事不仅没被感谢,还要被苛责没做的更好,毫无道理。捋一捋脉络,城隍行恶事,得恶果天劫,陈平安杀死城隍,抗下天劫,救了百姓,一部分百姓却被舆论引诱,指责陈平安,好像看不见一丝善意,因果循环,此地民众都这样不明事理,甚至有各种懒人,恶人烧香求富贵,求家中老母病情好转却不给老母吃药,求人先求己,真的做不到了,再去求别人才心诚则灵,否则只是恶性循环,这类人救不如不救,可根本在于山上人制造舆论。城中不一定都是恶念,也许会有几缕善意,也许只是也许。所以陈平安心底恶蛟如龙出水,压制不住了。但绝不可能向民众出手,倒霉的只会是随驾城太守,湖君,宝峒仙境和那些助纣为虐的人。
②人间到底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很大很深,蛟龙沟一战,陈平安看不到一点善意。随驾城扛天劫,火神祠神祇那一点善意如黑暗里的灯火,温暖人心,杜俞把陈平安带到僻静地方养伤,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改变,是有善意在里面的,人间到底值不值,每个人的心中有不同的答案。
③好人难,好人做好事更难,坏人活的如鱼得水,想要大小便宜都占,坏到这样的人除了该死,我想不到别的形容词。为什么好人做好事要付出代价?怪不得自古圣贤皆寂寞,委实是世道让人心寒。
④可这不是我们做坏人坏事的理由,好人做了好事虽然不一定有好报,可谁能保证坏人做坏事一定不会有恶报呢?前有齐先生救小镇百姓,才有陈平安,后有陈平安就随驾城百姓,也许下一个“陈平安”就在随驾城,以后去救下更多的“陈平安”,善意如灯火,照亮人间,也是一种不断流的传承。
⑤做人可以做好人,做好事,请量力而为,底线在于“知道什么是好事不去做,知道什么是坏事不去做”,最差也要做个不好不坏的人。至于心肠歹毒的恶人,那些人不配为人,不如猪 狗。
⑥我俯瞰人间,我善待人间,我叫陈平安,我是一名剑客。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穷酸秀才惹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