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出拳与剑
当年跟随茅小冬在大隋京城一起对敌,茅小冬事后专门解释过一位阵师的厉害之处。
第410章 有些事情必须知道
崔东山叹息一声,笑望向陈平安,“劳烦先生,听学生唠叨一些粗鄙之见。”
茅小冬实在是听不下去,怒喝道:“小王八蛋!你要点脸行不行,少在这里恶心人!”
陈平安微笑道:“习惯就好。”
崔东山洋洋得意,斜眼茅小冬,“看不出来啊,小冬从大骊到了大隋后,很有长进嘛,看来是与我相处久了,耳濡目染,沾了不少灵光,都知道早早着手准备搬山一事了,占尽了天时地利和先机不说,还知道第一个打杀最关键的阵师,不然那场偷袭,给那兵家修士藏着的金丹一炸,你肯定就要死翘翘了吧,你茅小冬死了拉倒,我家先生要是伤了一根汗毛,我可是要往你尸体上吐唾沫的……”
结果崔东山挨了陈平安一脚踹,陈平安道:“说正事。”
崔东山立即坐着作半揖,毕恭毕敬道:“听先生的。”
茅小冬重新闭上眼睛,眼不见为净。
(擒贼先擒阵师)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肤腻城城主,名为范云萝,死后占据一城,专门笼络女子鬼物在肤腻城各司其职,厌恶男子,她自封“脂粉侯”,因为天生就如此体态玲珑,虽然身材极其矮小,但是据说骨肉匀称,并且擅长诗词歌赋,也有无数男子拜服在石榴裙下,她生前是一位皇帝宠溺非凡的公主,身轻如燕,历史上曾经有掌上舞的典故传世。
(飞燕能作掌上舞)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斗笠只是寻常物,是魏檗和朱敛一点建议,提醒陈平安行走江湖,戴着斗笠的时候,就该多注意一身气息不要流泻太多,免得太过扎眼,打草惊蛇,尤其是在大泽深山,鬼物横行之地,陈平安需要更加留心。不然就像荒郊野岭的坟冢之间,提灯夜游不说,还要敲锣打鼓,学那裴钱在额头张贴符箓,怨不得小鬼被震慑畏缩、大鬼却要怒气冲冲找上门来。
陈平安在书简湖南方的群山之中,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当时陈平安百思不得其解,金色文胆已碎,照理来说,那份“道德在身,万邪辟易”的浩然气象,就该随之崩散消逝才对。
曾掖、马笃宜还有当时的顾璨,更是一头雾水,不知其中缘由。
重返家乡,到了落魄山竹楼,随着陈平安的境界攀升,跻身六境武夫,其实已经可以熟稔收敛那份气机,但是小心起见,陈平安随后游历宝瓶洲中部,依旧还是戴了这顶斗笠,作为自省。
第470章 没见过半仙兵?
不知为何,那头已被纳入一国山水谱牒的神祇山怪,竟是不由自主地双膝发酸,一身本命神通竟然仿佛如被无上仙法压胜,彻底运转不灵。
只是比起当年在书简湖以南的群山之中。
在落魄山竹楼练拳之后,陈平安开始神意内敛。
虽未完全能够收放自如,却也不会像之前那么随意外泻,而自己浑然不觉。
第455章 报道先生归也
那一趟,就连曾掖都发现了一处古怪。
那些游荡群山之中的山精鬼怪猛兽妖物,只要陈先生出现在他们眼前,稍稍有些心思起伏,它们就几乎都会有些畏惧,一些胆小的,更是直接退避逃窜。
(普通斗笠)
(道德当身,万邪辟易,神祇让道。)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范云萝板着脸问道:“絮叨了这么多,一看就不像个有胆子玉石俱焚的,我这辈子最厌烦别人讨价还价,既然你不领情,那就剥了你一魂一魄留在肤腻城点灯,咱们再来做买卖,这是你自找的苦头,放着大把神仙钱不赚,只能挣点蝇头小利吊命了。”
第373章 远游东南
这天夜幕里,在老龙城外的北郊。
一座小小的崭新坟头,小坟包上还有用小石块压着的几张鲜红挂纸。
佝偻汉子蹲在坟头前,烧了一本书,然后在坟前摆出十盏小油灯,里边灯油漆黑,散发出丝丝缕缕的阴煞气息,只是却无灯芯。
这如何点灯?
一尊阴神凭空出现,对着那些油灯一次次弹指,十盏油灯依次点亮,细看之下,寸余高的灯芯极其古怪骇人,竟是人形模样的一缕青烟,面容狰狞扭曲,像是在承受着神魂灼烧、如肌肉点点滴滴融为灯油的莫大苦难痛楚。
十盏灯的灯芯,分别是某个人的三魂七魄。
肉身犹在。
魂魄却已经被这尊阴神以歹毒术法一一拘押而来。
汉子对此无动于衷,只是蹲在那边,对坟头轻声说道:“怕你瞧着觉得渗人,会害怕,我等灯灭了再走。”
(这两个点灯不知道是不是一回事)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所以要入乡随俗,在这北俱芦洲,磨嘴皮掰扯道理,是最下乘的路数。
想那位书院圣人,不也是亲自出马,打得三位大修士认错?
第283章 香火袅袅
鱼凫书院的这一代圣人,原本名声不显,在书院常年深居简出,在土生土长的俱芦洲修士和君主将相眼中,此人又喜欢掉书袋,故而不是特别讨喜,兔子被逼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一位从中土学宫临行前、会被恩师赠予“制怒”二字的圣人,结果某一次火大了,竟然有人公然叫嚣这位圣人传授的道德学问,狗屁不通,此人当时距离鱼凫书院,不过咫尺之遥,然后大摇大摆离去,俱芦洲仙家附和之人颇多。
书院黯然了许久,终于有一天,圣人离开书院,一月之间,接连打得两位元婴一位玉璞境鼻青脸肿,听说每次到最后,这位儒家圣人都是一边往人家脑袋上敲板栗,一边大声质问“现在通了没有”,对方三人当然只好说通了,结果圣人次次回复“你通个屁!”
传为笑谈。
(你通个屁)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范云萝扯了扯嘴角,只要将那个年轻人擒拿,必然是一笔极其可观的意外横财!身上那件青衫法袍,已经不算差了,还有腰间那只酒壶,说不定是高人施展了障眼法,品相更高,加上那把剑,今年交给白笼城的纳贡之物,不但有了着落,在青衫法袍和朱红酒壶任选其一即可,肤腻城还能有大大的盈余,只要再扩充千余兵马,到时候说不定就可以不用如此仰人鼻息,苟延残喘。
第204章 故人来送剑去
阮邛然后对阮秀叮嘱道:“到了落魄山,送了剑后,千万不要多说什么,只需让他赶紧跟着魏檗去往牛角山,乘坐那艘‘渡船’去往南方,这把剑在被斩龙台开锋之前,不会显现出丝毫峥嵘,但是如果遇到大妖,还是会露出马脚,所以让那个姓陈的小子,南下之路,别自己找死,跟那些个山泽大妖不对付,以他如今的武道境界,只要不找死,是有机会活着走到倒悬山的。”
魏檗考虑更加周到,“我手边还留着一根粗槐枝,到了落魄山,我送陈平安去牛角山包袱斋的路上,可以顺便帮他做两把剑鞘。”
阮邛欲言又止。
魏檗会心一笑,“放心,那只养剑葫芦,我已经使用了障眼法,一般只有十境练气士才能看穿,问题不大。”
阮邛继续埋头干活,打铁如打雷。
这位兵家圣人早就一肚子火气,恨不得那个小兔崽子赶紧卷铺盖滚蛋。
魏檗这次不敢托大,不但心中默念,还手指掐诀,悄然运转自己辖境内的山水气运。
(养剑葫的障眼法)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梳水国破败古寺内,草鞋少年曾经一拳拳如雨落在一位女鬼头颅之上,将那卖弄风姿的丰腴艳鬼,直接打了个粉碎。
第236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
徐远霞转头望去,有些汗颜。
陈平安正一手作扯人脖颈状,一手出拳如疾风骤雨,捶打女鬼心口,已经给他打得黑烟稀少散落,几近于无。
一样是打得那名女鬼烟消云散,陈平安出手可谓悄无声息,辣手摧花,不过如此。
(我哪敢怜香惜玉啊)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山外小阁楼
当年跟随茅小冬在大隋京城一起对敌,茅小冬事后专门解释过一位阵师的厉害之处。
第410章 有些事情必须知道
崔东山叹息一声,笑望向陈平安,“劳烦先生,听学生唠叨一些粗鄙之见。”
茅小冬实在是听不下去,怒喝道:“小王八蛋!你要点脸行不行,少在这里恶心人!”
陈平安微笑道:“习惯就好。”
崔东山洋洋得意,斜眼茅小冬,“看不出来啊,小冬从大骊到了大隋后,很有长进嘛,看来是与我相处久了,耳濡目染,沾了不少灵光,都知道早早着手准备搬山一事了,占尽了天时地利和先机不说,还知道第一个打杀最关键的阵师,不然那场偷袭,给那兵家修士藏着的金丹一炸,你肯定就要死翘翘了吧,你茅小冬死了拉倒,我家先生要是伤了一根汗毛,我可是要往你尸体上吐唾沫的……”
结果崔东山挨了陈平安一脚踹,陈平安道:“说正事。”
崔东山立即坐着作半揖,毕恭毕敬道:“听先生的。”
茅小冬重新闭上眼睛,眼不见为净。
(擒贼先擒阵师)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肤腻城城主,名为范云萝,死后占据一城,专门笼络女子鬼物在肤腻城各司其职,厌恶男子,她自封“脂粉侯”,因为天生就如此体态玲珑,虽然身材极其矮小,但是据说骨肉匀称,并且擅长诗词歌赋,也有无数男子拜服在石榴裙下,她生前是一位皇帝宠溺非凡的公主,身轻如燕,历史上曾经有掌上舞的典故传世。
(飞燕能作掌上舞)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斗笠只是寻常物,是魏檗和朱敛一点建议,提醒陈平安行走江湖,戴着斗笠的时候,就该多注意一身气息不要流泻太多,免得太过扎眼,打草惊蛇,尤其是在大泽深山,鬼物横行之地,陈平安需要更加留心。不然就像荒郊野岭的坟冢之间,提灯夜游不说,还要敲锣打鼓,学那裴钱在额头张贴符箓,怨不得小鬼被震慑畏缩、大鬼却要怒气冲冲找上门来。
陈平安在书简湖南方的群山之中,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当时陈平安百思不得其解,金色文胆已碎,照理来说,那份“道德在身,万邪辟易”的浩然气象,就该随之崩散消逝才对。
曾掖、马笃宜还有当时的顾璨,更是一头雾水,不知其中缘由。
重返家乡,到了落魄山竹楼,随着陈平安的境界攀升,跻身六境武夫,其实已经可以熟稔收敛那份气机,但是小心起见,陈平安随后游历宝瓶洲中部,依旧还是戴了这顶斗笠,作为自省。
第470章 没见过半仙兵?
不知为何,那头已被纳入一国山水谱牒的神祇山怪,竟是不由自主地双膝发酸,一身本命神通竟然仿佛如被无上仙法压胜,彻底运转不灵。
只是比起当年在书简湖以南的群山之中。
在落魄山竹楼练拳之后,陈平安开始神意内敛。
虽未完全能够收放自如,却也不会像之前那么随意外泻,而自己浑然不觉。
第455章 报道先生归也
那一趟,就连曾掖都发现了一处古怪。
那些游荡群山之中的山精鬼怪猛兽妖物,只要陈先生出现在他们眼前,稍稍有些心思起伏,它们就几乎都会有些畏惧,一些胆小的,更是直接退避逃窜。
(普通斗笠)
(道德当身,万邪辟易,神祇让道。)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范云萝板着脸问道:“絮叨了这么多,一看就不像个有胆子玉石俱焚的,我这辈子最厌烦别人讨价还价,既然你不领情,那就剥了你一魂一魄留在肤腻城点灯,咱们再来做买卖,这是你自找的苦头,放着大把神仙钱不赚,只能挣点蝇头小利吊命了。”
第373章 远游东南
这天夜幕里,在老龙城外的北郊。
一座小小的崭新坟头,小坟包上还有用小石块压着的几张鲜红挂纸。
佝偻汉子蹲在坟头前,烧了一本书,然后在坟前摆出十盏小油灯,里边灯油漆黑,散发出丝丝缕缕的阴煞气息,只是却无灯芯。
这如何点灯?
一尊阴神凭空出现,对着那些油灯一次次弹指,十盏油灯依次点亮,细看之下,寸余高的灯芯极其古怪骇人,竟是人形模样的一缕青烟,面容狰狞扭曲,像是在承受着神魂灼烧、如肌肉点点滴滴融为灯油的莫大苦难痛楚。
十盏灯的灯芯,分别是某个人的三魂七魄。
肉身犹在。
魂魄却已经被这尊阴神以歹毒术法一一拘押而来。
汉子对此无动于衷,只是蹲在那边,对坟头轻声说道:“怕你瞧着觉得渗人,会害怕,我等灯灭了再走。”
(这两个点灯不知道是不是一回事)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所以要入乡随俗,在这北俱芦洲,磨嘴皮掰扯道理,是最下乘的路数。
想那位书院圣人,不也是亲自出马,打得三位大修士认错?
第283章 香火袅袅
鱼凫书院的这一代圣人,原本名声不显,在书院常年深居简出,在土生土长的俱芦洲修士和君主将相眼中,此人又喜欢掉书袋,故而不是特别讨喜,兔子被逼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一位从中土学宫临行前、会被恩师赠予“制怒”二字的圣人,结果某一次火大了,竟然有人公然叫嚣这位圣人传授的道德学问,狗屁不通,此人当时距离鱼凫书院,不过咫尺之遥,然后大摇大摆离去,俱芦洲仙家附和之人颇多。
书院黯然了许久,终于有一天,圣人离开书院,一月之间,接连打得两位元婴一位玉璞境鼻青脸肿,听说每次到最后,这位儒家圣人都是一边往人家脑袋上敲板栗,一边大声质问“现在通了没有”,对方三人当然只好说通了,结果圣人次次回复“你通个屁!”
传为笑谈。
(你通个屁)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范云萝扯了扯嘴角,只要将那个年轻人擒拿,必然是一笔极其可观的意外横财!身上那件青衫法袍,已经不算差了,还有腰间那只酒壶,说不定是高人施展了障眼法,品相更高,加上那把剑,今年交给白笼城的纳贡之物,不但有了着落,在青衫法袍和朱红酒壶任选其一即可,肤腻城还能有大大的盈余,只要再扩充千余兵马,到时候说不定就可以不用如此仰人鼻息,苟延残喘。
第204章 故人来送剑去
阮邛然后对阮秀叮嘱道:“到了落魄山,送了剑后,千万不要多说什么,只需让他赶紧跟着魏檗去往牛角山,乘坐那艘‘渡船’去往南方,这把剑在被斩龙台开锋之前,不会显现出丝毫峥嵘,但是如果遇到大妖,还是会露出马脚,所以让那个姓陈的小子,南下之路,别自己找死,跟那些个山泽大妖不对付,以他如今的武道境界,只要不找死,是有机会活着走到倒悬山的。”
魏檗考虑更加周到,“我手边还留着一根粗槐枝,到了落魄山,我送陈平安去牛角山包袱斋的路上,可以顺便帮他做两把剑鞘。”
阮邛欲言又止。
魏檗会心一笑,“放心,那只养剑葫芦,我已经使用了障眼法,一般只有十境练气士才能看穿,问题不大。”
阮邛继续埋头干活,打铁如打雷。
这位兵家圣人早就一肚子火气,恨不得那个小兔崽子赶紧卷铺盖滚蛋。
魏檗这次不敢托大,不但心中默念,还手指掐诀,悄然运转自己辖境内的山水气运。
(养剑葫的障眼法)
————————
■第491章 出拳与剑
梳水国破败古寺内,草鞋少年曾经一拳拳如雨落在一位女鬼头颅之上,将那卖弄风姿的丰腴艳鬼,直接打了个粉碎。
第236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
徐远霞转头望去,有些汗颜。
陈平安正一手作扯人脖颈状,一手出拳如疾风骤雨,捶打女鬼心口,已经给他打得黑烟稀少散落,几近于无。
一样是打得那名女鬼烟消云散,陈平安出手可谓悄无声息,辣手摧花,不过如此。
(我哪敢怜香惜玉啊)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山外小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