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官庙夜宿,偶遇阴兵。本是沙场悍勇军卒,生前保家卫国,死后依旧守着
那百姓安宁,哪怕灵智不清,却依旧守着初心。痛,如何痛的过眼睁睁看看这曾
经并肩战斗的战友如今浑浑噩噩欲残害众生?他们,只是想回家,去看看那些放
不下的人。施善行者得善报,生死两世皆为自己及子孙谋善缘,谋阴德。哪怕天
地无私,可人间终归有情可依,有道可寻。
愿善良的人都有善终。小夫子终于看开了许多,没那么苦痛折磨。不是所有的人
都有勇气对自己的亲朋能挥刀相向,可是只要自己是在行正事,有些做错的人必
然会受苦。哪里有只让自己一个人吃苦还说不得的道理?
最难的,不是看别人知错不改,最难的,恰恰是自己眼睁睁的看着人一错再错。
宁愿出手制止,挥刀相向,也不愿看他人深陷泥塘。会痛苦,可良心可安,这不
就是自己跟那魏姓将领所求么?三言两语间,就从别人身上得到了最温暖的答复。
同道之人,陈平安便愿意守护相伴。
化雪时分,尤为酷寒。
寒不足畏,难在行路。
但难归难,无数难的第一步终究是跨出去了。
平安北行,一路还愿,苏心斋、杂役、马笃宜。
平安对曾掖不论是教拳法,还是为其护道,确实做到了言传身教,颇具小夫子风范。此处
想起那一次相逢,也有别离自然指的齐先生。可春风不在,大雪纷至。没有了齐先生,还有
苏“女夫子”。
所以聪慧过人的苏心斋最后分离说:
愿小先生心想事成,无忧无虑。
也愿小先生,与那位心仪的姑娘,神仙眷侣。
跳脱活泼、兰心蕙质的苏心斋,所念为恩情,两愿各三炷香,再无别所求,一念通达,
无所执,自灰飞烟灭。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平安才会对曾掖说,如果……如果你能够始终记
住苏姑娘,我一定会高看你曾掖!”
是啊,这样好的姑娘怎忍放弃呢?纵使寻她千百年,又有何妨?
文采飞扬的马笃宜所念为亲情,在平安按照她所言帮助其家人后,后当见识到家人的一番
作为之后,失魂落魄。其后见到了杂役的亲人老妪的一些想法,更是自难心安。但当平
安假装问回去取钱,责骂其爹娘的时候,还是本性良善的一面显露无遗。
当老妪说到以命偿命的时候,马笃宜颇不以为然,但这却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对不对的,
本就该如此的。
所以最后当马笃宜转过头,再次问道:“陈先生,对我们这样,为了什么呢?平安给出了
答案:宜哉,应该的,应当的。也正切题,风雪宜哉,即使前面有万千困难,纵使会形销骨
立,也应当仁不让,直道而行。既然错了,就尽力去弥补过错,千难万难只是两步而已,迈
出去第一步,走好下一步就好。
想来还应该不止于此,联系卷名小夫子,现在的平安去还愿、赎罪,未来的某天顾璨也
应该会幡然醒悟,跟随平安一起去还愿,赎罪。两三年后等所有的罪弥补、还清之后,那时
候的平安“道”应该才会真正立起来,也只有道立的住立的起来,才会有下卷酣畅淋漓的北
俱芦剑仙游。
也有两愿:
愿小先生否极泰来。
再愿小先生枯木逢春。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几两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