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前情回顾-山外小阁楼-剑来课代表

剑来课代表 >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前情回顾

原章节--第四百七十九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前情回顾


山外小阁楼2019-01-25 10:42:22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崔诚睁开眼,姿势不变,缓缓道:“天下拳法,无非刚柔,我之拳法,可谓至刚,当年行走四方,柔拳见过不少,可从未有拳种当得起至柔二字。”

第415章 人间最得意
男人突然望向年轻道士,“你这份拳意?”
张山峰当下背着一把龙虎山寻常桃木剑,和一把篆刻有“真武”二字的破损古剑,听到那青衫男子的问话后,张山峰一头雾水。
老道人引以为傲道:“怎样,很了不起吧?是我这弟子自创的!”
青衫男子破天荒露出一抹赞赏神色,“说不定可以再为天下武学开出一条大路,还可以演化出诸多功德,嗯,更难得是其心赤诚,你收了个好弟子。”
老道人笑得合不拢嘴,开始胡说八道,“哪里哪里,一般一般,我这样的弟子,其实没有一打也有七八个。”
张山峰倒是没觉得师父在说大话,更没有为此而失落,当年在山上修行,他确实是最资质平平的那个人,远远不如师兄师姐,甚至还不如一些辈分只是他师侄的小道童……

(唯我武当!)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陈平安对此习以为常,想要从这个老人那边讨到一句话,难度之大,估摸着跟当年郑大风从杨老头那边聊天超过十个字,差不多。

第428章 秋狩时分,请君入瓮
杨老头抽着旱烟,吐出一口烟圈,缓缓道:“回家的时候,不是带了把烟杆吗,怎么丢掉了?见不得人?”
郑大风给天雷劈得外焦里嫩,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掰手指头,惊喜道:“师父,你今天一口气说了二十二个字!”
杨老头问道:“一个见着了师父都不敢正眼看的弟子,值得当师父的,说几个字?当年的你,配吗?”
郑大风正襟危坐,“是弟子让师父失望了。”
杨老头接下来的言语,就一如既往的尖酸刻薄了,“没抱希望,何来失望。”
八个字。
这才是郑大风离乡之前,最正常的师徒对话。
郑大风没觉着委屈,还是挺乐呵的,再加上这八个字,今天师父已经讲了三十个字,以后见着了李二,一定要吹嘘吹嘘!

(可怜的大风)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从书简湖返回后,经过先前在此楼的练拳,外加一趟游历宝瓶洲中部,已经不再是那种双颊凹陷的形神憔悴,只是目为人之神气凝聚所在,年轻人的眼神,更深了些,如古井幽幽,要么井水干涸,唯有漆黑一片,那么就是井水满溢,更难看破井底景象。

第398章 天底下最不怕之事
陈平安蹲下身。
李宝箴与他对视。
看到一双熟悉又陌生的眼睛。
这种眼神,不同于国师崔瀺那种深不见底的深渊,李宝箴庆幸自己看不见底,不然估计自己就是一具尸体了,因为察见渊鱼者不祥,他如今远远没有资格,去窥探那头绣虎的内心深处所思所想。
但是当下陈平安的眼神,和大骊国师唯一的相同之处,李宝箴记忆深刻。
隐隐约约,一个深渊之中,一个古井底下,皆藏有恶蛟游曳欲抬头。
李宝箴突然眼神中充满了快意,轻声说道:“陈平安,我等着你变成我这种人,我很期待那一天。”

第423章 人间且慢行
她能够看穿人心,看得到一个人的心境景象,比如老厨子朱敛的腥风血雨,唯有一座高楼屹立,比如崔东山的深潭幽幽,岸边有一本本散落在地的金色书籍。
她内心藏着一个最大的秘密,哪怕是师父陈平安,她都没有告诉。
她只要用心去看陈平安,她就会像是置身于一座小水井,仰头望去,大概是井口上摆放着一盏灯火,一团小小的光明,本该最让她这么个怕鬼怕黑的胆小鬼感到温暖和向往,可偏偏会让她在藕花福地好多次那样,抬头看着天空中的骄阳,会让她看得眼眶灼烧、泪水直流,却每次好了伤疤忘了疼,她又忍不住一直抬头去看。
当她低头望去,是井底水面上微漾的一轮明月,再下边,影影绰绰,好像游曳着存在了一条本该很可怕、却让她尤为心生亲近的蛟龙。
师父心中的这口水井,井水在往上蔓延。
可能有一天,水中明月就会与那盏井口上的灯火相逢。

(恶蛟抬头)
(之前好多说是顾璨,现在顾璨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那么还剩下几个选择?)
(父母之仇?本命瓷的事情,东山已说要慢慢来)
(齐先生?齐先生也留了“君子可欺之以方”)
(还剩谁,宁姚吗?千万别。。。)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无愧天地?连泥瓶巷的陈平安都不是了,也配仗剑行走天下,替她与这方天地说话?”

第84章 我有一剑
她站在少年身前,终于停下脚步,她低头弯腰,凝视着少年的那双干净眼眸,嗓音轻柔开口道:“我已经等了八千年了。陈平安,虽然你的修行天赋,远远比不上我之前的主人,但是没有关系。”
她又低头凑近了几分,几乎就要额头碰到陈平安的额头,“陈平安,我想请你帮我跟外边的四座天下,说一句话,可以吗?”
陈平安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高大女子蓦然一笑。
她突然单膝跪地,哪怕如此,她依然只是微微仰头,就能与身材消瘦的陈平安对视。
“好,从今天起,陈平安,你就是我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主人了。”
陈平安一脸呆滞。
满身雪白亮光的高大女子眯起极长的眼眸,嘴角带着笑意,她单膝跪地,跪向那位懵懵懂懂的少年,她神采飞扬,那双眼眸里仿佛放着万里山河风光,她沉声道:“陈平安,请你跟我念一遍那句誓言。可以吗?”
她伸出一只手掌,轻轻竖起在少年身前。
陈平安也伸出一只手掌,轻轻合掌在一起。
她闭上眼睛,缓缓道:“天道崩塌,我陈平安,唯有一剑,可搬山,断江,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摧城,开天!”
少年跟着在她心中默念道:“天道崩塌,我陈平安,唯有一剑,可搬山,断江,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摧城,开天!”

第150章 去开山
她凝视着少年的那双眼眸,“在这里,你出剑之时,会拥有类似十境练气士的修为。当然,这是假象,但却是极其真实的假象。我希望你置身其中后,能够仔细体会,这对你将来的修行……没什么用处。”
她自己被自己逗乐,忍俊不禁道:“好吧,我只是想要让你知道一件事,别光顾着练拳,尤其是老是觉得练拳就是为了活命,那也太没出息了,怎么可能志向只有这么点大?你想啊,你是谁?”
陈平安呆呆回答:“陈平安?”
答非所问就算了,关键是你不是陈平安还能是别人?
她弯下腰,揉了揉少年的脑袋,“除了是陈平安,还是我的主人啊。”
少年有些难为情。

(陈平安就只是陈平安,当然,还是剑灵姐姐的主人)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崔诚问道:“那你如今的疑惑,是什么?”
“与魏檗聊过之后,少了一个。”

第477章 人心中须有日月
魏檗却依旧是那么个慵懒姿势,仰头望向明月,“一个人心中,必须有日月。”
魏檗眯起眼,微笑道:“缺一不可。”
陈平安陷入沉思。
魏檗转头笑道:“既然大方向无错,无非是难熬,怕什么?你陈平安还怕吃苦?怎么,不比当年的一无所有,仿佛人生突然有了盼头之后,开始有强者的包袱了?你不妨以最笨的法子来审视自己,第一,讲理,从来不是坏事。好好讲理,更是难得。第二,如今觉得道理阻碍了你的出拳和出剑,别怀疑自己的‘第一’是错的,只能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好,道理还不够通透,并且你当下的出拳和出剑,依旧不够快。”
陈平安眼神明亮了几分,只是苦笑道:“说易行难啊。”
魏檗摊开手,“那是你的事,跟我没关系嘛。”
陈平安释然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魏檗啧啧道:“不愧是马屁山的山主。”

(慢慢来慢慢来)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陈平安又问道:“觉得我是道德圣人吗?”
崔诚瞥了眼年轻人,“像。”
陈平安转头望向屋外,微笑道:“那看来这个世道的聪明人,确实是太多了。”
崔诚哈哈大笑,十分畅快,似乎就在等陈平安这句话。

第127章 对视
年轻人走出书房后,独自走在雕花素雅的宽敞外廊,他突然听到檐下一串风铃的叮咚声响。
他袖手闭眼,微微仰头,听着叮叮咚咚的空灵声响,呢喃道:“聪明人太多了,也不好。”
青衫读书人,名为李希圣。

第306章 老僧不爱说佛法
老僧望向廊道栏杆外的寺庙庭院,“这个世界,一直亏欠着好人。对对错错,怎么会没有呢?只是我们不愿去深究罢了。嘴上可以不谈,甚至故意颠倒黑白,可心里要有数啊。只可惜世事多无奈,聪明人越来越多,心眼心窍多如莲蓬者,往往喜欢讥讽醇厚,否认纯粹的善意,厌恶他人的赤诚。”
“陈平安,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如何看你。”
然后老僧多此一举,好似重复说道:“你看着它,它也在看着你。”

第414章 那些心尖上摇曳的悲欢离合
克己。
就这么简单。
这样的近乎迂腐死板、身为修行人却不知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规规矩矩,会让世间聪明人特别有理由去讥讽嘲笑。
故而陈平安因此衍生出来的道理,会让不讲道理的人特别厌恶。
茅小冬心中蓦然震动。
那个压在心境上的某块巨石,几乎断绝了茅小冬跻身上五境的拦路石,似乎开始有所松动。
道理不分文脉。
他茅小冬敬重先生,立志此生只追随先生一人,却也不用拘泥于门户之见,为了书院文运香火,而刻意排斥礼圣一脉的学问。
世间有些道理是相通的,相辅相成。
茅小冬坐在书斋中,轻轻摘下戒尺,放在书桌上,开始闭目养神。
厚积薄发,一朝开悟,天地转运,风月朗朗。

(做到自己觉得对的事情,都被觉得像道德圣人,还不是因为聪明人太多,愿意这样做的人太少)
(好在这个世道还有你们)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山外小阁楼

复制文章标题 复制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