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异乡见老乡-几两仁义道德-剑来课代表

剑来课代表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异乡见老乡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异乡见老乡


几两仁义道德2018-12-21 20:46:40

陈平安留石柔看家护院,只带了朱敛裴钱逛街,最后却是石柔心细如发看出了陈平安买书的蛛丝马迹,看来老大开篇就出了个不大不小的纰漏。

陈平安不看圣贤道德文章,只是翻阅各地稗官野史县志和家谱,具体多大的玄机?除了增长见识以外,更大可能是从中找寻某些东西,历史的真相其实就隐藏看似不起眼得小细节中,文中魏羡为例,一切都是有脉络可循的。读史也可明智,也可明今。
陈平安裴钱师徒两人,师父是个财迷,徒弟喜欢钱,也更喜欢琳琅满目的宝物,一个多宝盒看来如何也满足不了小裴钱了,若是被她知道李槐福运加身,不知会如何欣喜,按老大的说法,二人组成寻宝小分队,一个寻宝一个挖宝,相得益彰,颇有喜感,想来大隋书院众人的久别重逢以及初次见面都会趣味重重,很是让人期待了。

媚猪媚犬媚罴媚雀。庆山国皇帝不仅品味独特,只钟情于富态女子,连起名字都如此“清奇”,倒是有些像唐朝了,不过前文曾提到庆山国皇家为“何氏”,此时的庆山国皇帝却是叫郑夔,可能老大忘记了前文曾经介绍过姓氏。

皇家与士族子弟起冲突,大宗师皇妃暴起而杀人,看似很顺理成章的戏码,实则包含了大骊国师或者说李宝箴的诸多谋划。皇妃出手不可能未经过郑夔的许可,一国皇帝也不会傻到杀人还暴露自家跟脚,多半是他人所为。一场纷争经过士子书生一闹,就成了两国之争,再透露出大魔头竺奉仙在京城的消息,那么这场宗师比斗就是板上钉钉了,李宝箴搅弄风云警告唐皇是真,布局两国角力也是真,假公济私挖坑给陈平安也是真,但其言语中处处透出一种高人一等的意味,比之温润如玉的李希圣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虽然被李宝箴叫做泥腿子,陈平安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泥腿子,不会做一个烂好人,去看望竺奉仙并赠药,且不只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已是很大的情分。但真正的玄机却在陈平安那句提醒上,这一句“小心又小心”让老道人忍不住抬头侧目,无意中就露出了蛛丝马迹,竺奉仙已知是有人故意坑害自己,又是纵横江湖几十年的老魔头,如何会捕捉不到?所以才有了后面那一场询问,老道人避而不答,只是说陈平安“江湖气老”,其实就已经相当于默认了。最后那一句“你们青鸾国”,则已经对自己的身份毫不掩饰,此人,应该就是崔瀺安插在青鸾国多年的谍子了。李宝箴身为绿波亭在宝瓶洲东南的掌舵人,其实只是在崔瀺身后乘凉而已,也难怪前者会对崔瀺的落子布局推崇有加。老谍子那句评语也是对李宝箴所言,年轻人上位急,规矩皆抛之脑后。
其实细节就在平安站台阶,朱敛问话哪里,平安在细推细节,处理办法。一切也是有迹象可循,老大写书看似不经意,其实……

崔瀺破坏规矩引陈平安入局,惹得崔东山跳脚骂娘,一记无理手让陈平安返回狮子园堵截一个“老***”,一个“小兔崽子”两人自己与自己过招玩得不亦乐乎。虽说二者曾同为一人,此刻却“善恶已分”,各有各的大道,性情更是迥异,实际上早已不能以一人论处,所以相看两厌罢了。崔东山少年心性,在大隋就曾下棋输给崔瀺一次,此次依旧是崔瀺棋高一着,借陈平安磨砺李宝箴心性罢了。

骂人攻心,崔瀺骂小兔子武道境界12境已是死路,崔东山批老兔子窝囊废,看似是在最深的伤口上撒盐,实则说明了两人早已大道有别。希望都能祸害留千年,都保持彼此的独立性恐怕是崔东山最想要的结果,可惜,崔瀺从不如此认为,也许打杀崔东山后,小兔文运会让自己更上一层楼也未可知。

宋正醇曾在宋集薪手上写下“寿三,小心”几个字,如今果然三年便驾崩而去,两个儿子则显然比不上其父那般雄才大略,宋长镜监国,正应了齐先生那句“武夫掌国,了不得了不得,只是白龙鱼服,非是吉兆。”大骊皇子尚不堪用,崔瀺宋长镜各自掌权未必一心,随着宋正醇的死去,大骊逐渐开始暴露诸多隐患了。

老车夫早就提醒过你李宝箴,江湖不好玩,会死人的。

老乡见老乡,说曹操曹操到,开不开心?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几两仁义道德

复制文章标题 复制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