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天亮了-几两仁义道德-剑来课代表

剑来课代表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天亮了

原章节--第四百三十七章 天亮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天亮了


几两仁义道德2018-12-21 20:46:40

大小崔两人闲聊之间,有意无意压低了陈平安渡口圆圈的意义,对于崔瀺来说,圆圈的补益不大,而在书简湖这个地方,不提看到的只有秀秀和钟魁,哪怕别人看到了也不会有所参悟,所以崔瀺甚至懒得去遮掩陈平安的大道气象。但是接下来的发现就让崔瀺有些坐不住了,二人心有灵犀,各自推衍,走过了道家的不辩善恶,最终却是走到了佛家的轮回不息,这显然大大出乎两人的意料。

崔瀺知道道家在骊珠洞天留了个陆沉,所以陈平安会思虑到道家毫不奇怪,也无需担心,因为陈平安绝不会成为陆沉的弟子,心境也就不会如何被其牵引,但是姚老头不一样,他是陈平安内心认可的,自己跟了三年的师父,很多当年的教诲让陈平安如今一样受用。但细细想来,拉胚一事,求的不就是佛家的心定,“该是你的就拿好,不是你的想都别想。”可不就是“莫向外求”四个字?更别提陈平安曾收到了姚家的一片槐叶。

这些蛛丝马迹本该早就被崔瀺发现,但他的推衍并不如何用心,再加上杨老头的瞒天过海,就落到了今天这个境地,无论姚老头是佛家的什么人,当年他在陈平安心里种下的种已经在此刻生根发芽。陈平安心境早就已经破碎,只后陈平安一直在不觉间修补,如今却是那颗种子所在的心境碎片,一时之间盖过了其他碎片的光芒。

齐静春棋力何等只高,更别提他是骊珠洞天里唯一一个知道杨老头在想什么的人,当年齐静春早有察觉,只是如同赵繇一样,齐静春根本不怕陈平安被带入佛家,毕竟齐静春本身就通晓三教教义了,所以哪怕陈平安跟在姚老头身边三年,收下姚家槐叶有了更深的因果,齐静春依旧听之任之,甚至回回头讥讽,一眼望穿,好似看到了画卷前的两崔。

齐静春可以泰然处之,不代表崔瀺可以,如果说自己费尽心思为陈平安布置的死局,到头来只落得一个把陈平安引入佛家的下场,自己这场布局完全就是在为他人作嫁衣了,不仅陈平安入佛家是崔瀺不想看到的,自己最后成了别人的棋子,这才是心高气傲到骨子里的崔瀺绝对都不能接受的。所以崔瀺会说,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是蠢死的。

之后崔瀺所说,儒家学问越做越广,而且越做越高,让后人愈发敬畏,心性越来越矮,是浩然天下儒家内部早有的症结,崔瀺想要在一洲之内推行大骊律法,有了这种敬畏之心反而更加容易,但这当然不会是儒家正统想要看到的,所以崔瀺日后必有大难,他甚至做好了被儒家文脉逼死,被天下大势压死的准备。

刘志茂在大骊帮助下登上江湖共主之位,大局已定,崔瀺也就离开了书简湖。而刘志茂风头一时无两,没有什么比这时候杀掉顾璨更能让刘老成立威了,于是刘老成来了。

刘志茂果然明哲保身,连个面都没露,只是没了刘志茂,还有陈平安。

陈平安螳臂当车,如果没有荀渊,他与顾璨都是死路一条了,荀渊虽然不曾见到当年老龙城一役的全貌,但这并不妨碍他知道杜懋栽在了陈平安手里,琉璃金身的情分都在其次,陈平安背后的力量,才是荀渊真正想提醒刘老成的东西,所以后来高冕问道,念情还是忌惮,刘老成瞬间黑了脸。再加上陈平安真心实意,刘老成没理由不做事留一线。

陈平安为顾璨可谓拼上了一条命,可是两人下山的时候,顾璨最关心的不是陈平安的伤势,而是炭雪的归属,顾璨看似更听话了,其实只是在试探陈平安而已,这才是让陈平安更加伤心的地方。

如果说顾璨已经足够让陈平安伤心,那顾璨他娘就无异于在陈平安心上又扎了一刀,不仅不感激陈平安对顾璨的救命之恩,反而责怪陈平安出手不及时。虽然陈平安解释之后,顾璨他娘嘴上说着我相信你,但这个妇人心里会如何想?都怪你没保护好顾璨,只不过现在惹恼了陈平安就没人保护他们母子了,只好惺惺作态一番,但陈平安只会更伤心。

对于陈平安来说,顾璨母子都可以算作自己的亲人,所以陈平安可以对小魔头顾璨苦口婆心地教诲,可以理解并放任顾璨母亲的斤斤计较,可是当亲人不再亲的事实摆在陈平安面前,叫他如何不失望?

想着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可是当家中的亲人对远行人再无挂念,家如何还能是家?

心死了。

天亮了。

似乎该走了。

陈平安以今日两次救顾璨之果回报当年两次救命之恩,看似因果循环,无可指摘,但若真是如此,陈平安还是放弃了顾璨,彻底失败,之前的几番思索都成了无用之功。

所以陈平安答应顾璨不走,便不会走。既已心如枯木,那便枯木逢春。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几两仁义道德

复制文章标题 复制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