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有些道理很天经地义 个人分析
一张阳气挑灯符的燃烧速度又再一次打了我的脸,我上一章猜测银屏国是有妖魔作祟,并且还认为平安手拿手串符箓雷鞭是要出手,却不曾想还真是山水神祗金身崩坏。
天寒地冻之地,却冻不住卖炭武夫的善心,遇到来路不明的人,自然是有些提防的,这是人之常情,交浅言深这个道理平安比谁都懂,双方只是萍水相逢,互为过客而已。
那对同门师姐弟想找的孩子应该就是那个在庙中装死的那个孩子,与刘景龙大战一场的正是黄庭,元婴境也只能在青年榜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第二的难道是玉璞?或是元婴巅峰,与蒲禳同一境界?后文平安应该能与这二人有这一些故事。
祸从口出更是良言,年轻男子就因为一两句无心之言,就结下了一桩祸事。城隍爷私心作祟,偏袒手下,对“理”不管不顾,杀人灭口,这是因,今日金身崩坏,这是果。杜俞常做恶事,这是因,今日身死,这是果,(老大是不是从小就跟姓杜的有仇啊,杜懋已经凉透了,这次的杜俞也是死的不能在死了,后文莫非还会有杜姓修士凉凉?)
一饮一啄,哪里是由天定,皆由本心所致。
阴阳司主官伙同枷锁将军买凶杀人,导致书香门第惨遭灭门,唯一逃出来的孩子多年以后仍是惨遭毒手,好友得知此事,不想着为其翻案,却用这件事与城隍密谋,寄给朝中好友的书信成了好友平步青云的阶梯,这一桩桩又回到了平安的那个心结,那就是好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好报,坏人却能比好人过得更舒服,更自在。我只想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城隍作恶多端,而金身碎裂,好友虽然平步青云,但是平安得知此事定然是要管上一管,这个世界是亏欠好人的,那么就让我陈平安为这个世界的好人拿回来一点利息吧。
湖君与杜俞师弟为了一己之私大打出手,若非路过剑仙阻止,湖君定然要水漫城池造成无数平民百姓无辜死亡,渠主夫人只因为市井浪荡子无知,且受人挑拨而侮辱神像就要灭杀众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的修士何其多也,没有一个愿意得罪城隍,为人翻案,修真难道就要无情无义,只顾自身,不造福天下,视黎民百姓为草芥,这到底修的是什么仙,求的是什么道?全性保真,如果都不能保存那个真,那么修真修真,修的是假吗?那些不讲道理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如果人人都不讲道理。那么这个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好在这个世道并非人人都是这样,这个世界仍有数不清的良善之人。有这数不清的美好。
得知因果,捋顺顺序,杀机弥漫,恶蛟抬头,平安的恶蛟抬头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压制,平安现在主动求战就是为了解决心境问题,剑斩恶蛟。
每逢月圆、暴雨和大雪之夜,都会有宝光肥出,可能是水属性天才地宝了。前文提到平安的水府小人对平安满肚子饿怨言,可能这份水属性法宝是平安水府的一个重要物品,文中还提到宝光从牢狱中而飞出,推测一波,牢狱中关押着一位身怀天才地宝且不自知有这不白之冤的人,或许平安这一次的管上一管。就是这桩宝物的机缘所在。
最后对老大文中所有诗句,典故做一个汇总:
天寒色青苍,出自唐代大诗人孟郊的《苦寒吟》
山冻不流云,出自清代洪升的《雪望》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出自《汉书-王尊传》
水神不得见,以大鱼大蛟为候。出自《史记-始皇出游》
飞鸿踏雪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些典故诗文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
补充一点,这一章老大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山水神祗只要做了有损阴德的事,金身就会出现问题。乃至于崩坏。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初夏的小阿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