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误入藕花深处-几两仁义道德-剑来课代表

剑来课代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误入藕花深处

第三百一十四章 误入藕花深处


几两仁义道德2018-06-08 02:23:14

   本章最大看点,在于在于此方小天地的真实面目终于浮出水面: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藕花福地,破心境关隘绝佳之处,由此推测,来此福地的谪仙人本身境界都应该不错,境界不低。以神魂来此,或窃据他身,或抛却前身,只是为了打磨心境,回归真身后,必然有所进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藕花福地,与莲花洞天是否有何关联?
   “误入藕花深处”,说的正是误入此地的陈平安。如此来看,陈平安多半不同于他人,从周肥即便死亡也犹有转机可知,谪仙人多以投影分身降临此地。如此也可看出,周仕只是周肥在此地所生之子,所以一死就万事皆休。但陈平安从头到尾未受到任何外力约束,极大可能是真身进入。至于何人让他进来已经很明显。掌管此地的东海道人。
   然后说说被卷入这场风波的几人。冯青白,背后的宗门势力肯定不会太强,付出了极大代价来到此地,求得是“由远及近”,自近处悟剑道。冯青白在宗门内当然算得上精英天才之辈,否则也不会让师门如此煞费苦心。但也仅此而已了,眼界决定成就,当他认为陆舫“无论在哪座天下,都会是最顶尖的用剑之人”时,就注定他只会是小宗门里作天才的小剑修罢了。我想在陈平安眼里,陆舫跟左右阿良没得比,遇上魏晋许弱之流绝不是对手。甚至连陆台都未必打得过,如何做得了顶尖剑修?
   再说陆舫此人,一直作壁上观的陆舫终于出手,但并未对陈平安完成全面压制,反而被一套神人擂鼓打了个结结实实,这应该不符合陆舫自身的预期。陆舫与周肥应该早有约定。所以周肥去寻找离开此地的机缘所在,而陆舫则负责保护周仕。当年的陆舫登山寻仇,下山后便不再是落魄的失意人。所以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很容易猜的出。是早早醒悟的周肥,当日一语点醒了同为谪仙人却尚未自省的周舫。有这层关系,两人会联手也就不奇怪了。
   境界推测:完全不敌陈平安的冯青白应在六七境左右,而陆舫在浩然天下则极有可能已经八九境。
    种秋与丁婴的对话,道出此方天地隐秘的同时,也道出了密信内容。即此次不再有十人,而是活下来的三人分别带走五人,三人和一人。周肥狂喜,是自信必在前三之列,相对应的,不在战力上有所长的俞真意当然就会皱眉了,当然,只为守护此地江湖的俞真意,可能本就无角逐之意。那么此时种秋的问话就很有意思了。他问丁婴带走哪三人,而不是五人,莫非此地尚有一人在丁婴之上?结合前文的养蛊和本章表述,活人、死人都可带出,那么这样一来,就很有意思了。活人,家人,弟子等等,死人带出,当打手,傀儡?进一步探究下,老道究竟想做什么?有什么很深的谋划么?十人变三人,生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周肥俞真意,甚至程元山,刘宗等人介入,竞争只会愈发激烈。陆舫被平安对上,只是投影且无本命飞剑的他必败无疑,而种秋也不过是在被人当枪使结果可想而知。
   这章比较有意思的地方,蹒跚前行的琵琶女子,想要去的地方,是有读书人等待的那个家吧。就算是与人做姘头的女子,何尝不想有一个人在家中等自己?坐在墙边的小女孩,因为觉得好看,所以即便满脸泪水也要睁大眼睛。因为得不到,所以就要毁掉死掉。相比善恶,这章的小女孩给我一种很纯粹的感觉。她必然会是陈平安选择带出的人之一。
    丁婴选择只带走小男孩。他为何对资质不出众的小男孩青眼相加,而陈平安会任由其被丁婴带走?老道人此番变动的目的为何?是否只为考验陈平安心性?这里又不得不说到坑了陈平安的那个人,到底是何人做了何事,才能如此招惹到性情古怪的道人?桐叶洲不在福地之上,那可是在井口之下?福地这一副本才慢慢展开,远未结束,之后会更加精彩纷呈。
   最后说点题外话,读至此处,想必各位也看出来了总管为何如此不吝惜笔墨地去描绘此方天地之人。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副本,关系到老道人和长生桥的修复,更关系到谁将会带出谁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多一点耐心。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几两仁义道德

复制文章标题 复制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