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元夕 (同人文:李宝瓶的上元节)-琳梦之樱-剑来课代表

剑来课代表 > 其他好文 > 青玉案 元夕 (同人文:李宝瓶的上元节)

青玉案 元夕 (同人文:李宝瓶的上元节)


琳梦之樱2019-02-19 11:31:35

               (老大不更新的日子里,我就随便写个同人文给大家看了~文略长,不喜勿点)

     春寒间歇,勾月渐圆,似乎是有三四年没见到小师叔了。娉娉婷婷的李宝瓶早已不是那个穿着红棉袄满京城跑的小姑娘,也不是那个独立山头远眺的豆蔻少女。若不是书院规矩森严,恐怕提亲的人都踏破了书院的门槛了。
   
      二八豆蔻年华,好多同龄女生已然有了婚约,可是李宝瓶依旧是独自一人。也由不得旁的人疏远李宝瓶,实在是自前两年李家请了专门的女剑修教授李宝瓶剑法之后,李宝瓶一身凌然剑气与浓郁文气交织汇聚,更不像个大家闺秀。齐先生嫡传弟子又如何?不都是一样要嫁人?舞刀弄剑的,又不是男子,故作高深。诸如此类的流言蜚语,自李宝瓶身形如细柳抽条后就越来越多。没办法,谁让男生的眼神只会跟着她走呢?可是同窗也没见哪个男生能得李宝瓶青睐的。刀剑无眼,狭刀寒气森森,李宝瓶更是一不上课就配刀,哪有男生敢上前。就这么的,冬去春来又是一年上元佳节。山主特赦大家下山游玩,不过子时前必须回山。
     
      本是没兴趣出门的李宝瓶独自一人在学舍练剑,李槐早就不来找她了,自己约了好友出门玩乐;林守一更是沉迷修炼,为了登上中五境的门槛而奋斗。谢谢是天天守着崔东山的小院,哪怕人不在,屋里却是依旧的纤尘不染。于禄则已然开始了下山游历。曾经的同路人,早在大道之上渐行渐远,已然习惯了如此的李宝瓶不再日日站在树梢,可那心,却早就飞向了南方。那里,曾有个青衣仗剑的剑客,很是潇洒的游历过大洲。那个人最后送了她一串手串,几个核桃鬼脸,丑是丑了些。可她自打收到后就天天戴着,从未摘下。
     
     似乎是接受到了月光的召唤,亦或者是想到了什么,李宝瓶突然馋起了糖葫芦。她自己都觉得好笑,多大的人了,怎么会馋这个。纵使如此,她还是配了刀别了玉簪缓缓下山。毕竟是过节嘛,小师叔刻的玉簪还是要戴一下的,不过也仅限于初一跟十五这两天。平时宝瓶可舍不得戴这她最珍惜的玉簪了。这可是小师叔给她刻的玉簪啊!
   
       一袭红衣,佩刀雪白,玉簪碧绿,迤逦而去。纤细的背影点亮了整个山道,在这喧闹的夜里却是如此萧索。就像是一尾红色游鱼慢慢游入大海,消失不见。街道上到处都是五光十色的灯笼,点亮了整个京城。不知从哪儿买了两串糖葫芦,回过神时的李宝瓶不好意思退还那多余的糖葫芦,只得慢慢啃着逛着,可心思,却是早早回到了灯火船影相交织的红烛镇。她到现在还觉得当时绊李槐那一脚太聪明了,让他嘚瑟。她才不会说是嫉妒李槐的糖葫芦比她的那串要大的。
 
      糖葫芦酸甜,味道却总是欠了点儿,李宝瓶也说不清到底是差了什么,只能拿自己长大了来安慰自己。而她也在默默等待着可以骑马佩刀游江湖的这一天。沉默的跟着人流,小口啃着糖葫芦,也不说是囫囵吞下,着实是淑女了太多。上元节小吃无数,可她,却只想吃糖葫芦。懒得深思,目光流转,就开始打量着街上挂着的纸灯笼。
     
     不同于红烛镇的家家户户挂红灯笼,兴许是大隋民风不同。上元节的灯笼有走马灯,也有动物灯,还有那盛放的牡丹灯,清冷的芙蓉灯,更有难得一见的孔雀灯,总之是千姿百态,惹人驻足流连。在御河畔,更是有那蜿蜒数十里的蛟龙戏珠宫灯,一个个小小的,下面挂满了谜语。宫灯四周,是三三两两的并肩走着的男男女女。偶尔交头接耳的说什么,也是女子不胜羞怯的用小巧团扇遮了娇颜轻轻的笑着。男子看了则是豪放大笑,潇洒无双。只有李宝瓶一人茕茕孑立,她本是不在意的。可是经不起御河桥畔卖面具的小商贩无休无止的纠缠,买了个露半张脸的狐狸面具戴了上去。灵秀红鱼变成了古灵精怪的小狐狸,终归是多了几分喜庆。
     
      一串糖葫芦啃完,也不急着啃第二串。抬眼望去,那宫灯下挂着的谜语令她感到有趣。远处隐隐传来闲人避退的声音,公主凤驾路过,马车装饰精美,车上铃铛随着马蹄的哒哒声由远及近。李宝瓶随着旁人避退在御河畔,一身红衣潋滟,小脸却是神色淡然。似是觉察到有人打量她,李宝瓶蓦然抬头,目光逡巡却不知道是谁,只当是自己多心了。对面街上,有一身着白衣的青年公子遥遥望了过去。戴着狐狸面具的李宝瓶似乎是与这个公子对视了一眼,在凤驾离去后就随着人流继续沿御河而去。而白衣公子却傻傻站在街上,一动不动。
   
       小王爷?小王爷?好像是扈从打扮的中年男人轻轻拉了拉白衣公子的衣袖,那公子堪堪回神。瞅着自家小主子脸色有一瞬间的失神,扈从心中了然。这就是元宵节的魅力了,当年,咳,还得陪自家小主子继续游玩的。公子回神后,又恢复了神色淡然,翩翩如玉的贵气。只是那步伐,却是不知不觉的跟在了那红衣小狐狸的身后,跟着她愈行愈远,扈从也动了心思。不知是自己主子看上了哪家的闺女,想必一定是非常好看的。自己小主子便是尚书家的女儿都看不上,这次难得心动,自己一定给好好探查,回去禀告老夫人。三人心思各异的游着御河,好像这个元宵节又多了几分别样的味道。
   
       前头无知无觉的李宝瓶也没多想身后的注视,只当是其他的游客。看着宫灯,思索着谜语,想出来就莞尔一笑,想不出就娇憨的摇摇头,默默记在心中。能让她都答不出的谜语可是越来越少了。走在中间的白衣公子眼里只有红衣狐狸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眼看着她笑的清浅俏皮,心里也淡淡的欣喜着。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能看到她,真的很值得。看着,却发现她不知何时站在了路靠近中央的地方,远处是舞龙队敲锣打鼓的喧闹声,可她,好似毫无察觉,一直打量着那路上挂着的宫灯谜语。白衣公子急了,顾不得那么多礼节,就穿过层层人群,牵过李宝瓶的袖子就往路边带。李宝瓶心声薄怒,深知不能当街发作,抬眼瞪向眼前的男子,那男子却是护着她更靠向路边。一直到李宝瓶听见了锣鼓的喧嚣才反应过来是自己误会他了。他哪里是要轻薄自己,是自己挡路了。突然有些害羞,也不再去打量他,扭过脸去看那大隋京城最有名的舞龙队。
   
       只见有一人高擎着挂有龙珠的类似于长棍引着二龙左右翻腾,盘圈,走着蛇形路线,喜气且热闹。极少见舞龙的李宝瓶目光也不知不觉的随着那一珠双龙而远去,白衣公子此刻终于有空仔细打量眼前的少女。少女只露出半张脸庞,小脸白净纯然,狐狸面具俏皮,却是佩刀,让他心中暗暗惊艳。在大隋王朝游历的这么多年,他可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谁家女儿会佩刀游上元节,希望不只是做做样子。目光穿越面具,看不清她的眉眼。他便有些觉得不好意思,哪有盯着人姑娘看的道理?太有辱斯文了。欲低头时,两人目光相交,她清澈如溪涧缓缓流淌的明眸便在他心底留下了影子。白衣公子急急低了头,再不敢冒犯眼前的少女。身后的扈从低着头,心里暗暗的笑着。自家公子自幼以冷漠而闻名,何曾有如此失态的时候。扈从暗暗打量了小主子身侧的女孩子,隐隐看到了腰上的一个形式特殊的木牌,上面是个极眼熟的徽记,就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
     
      突然手一沉,似乎是被塞了什么东西。白衣公子再抬头,身前已然没了红衣女子的身影,手中,却是多了一个白狐面具。抬眼望去,却是再不见那娉婷身影。突然也就对元宵节感到索然无味了。你在,再无聊的宫灯我也能看得出宝光绚烂,你不在,再如何热闹的上元节于我而言也不过是他人的喧闹罢了。没了继续游玩的心思,打道回郡王府。手里心里,也只有那个红衣身影。回头一撇身后的扈从,扈从说,两天。两天什么,主仆心里自有定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塞了白衣公子一个面具随后轻巧脱身的李宝瓶逛完了整个御河才走回书院。路上遇到了不开眼的青皮流氓,李宝瓶刀不出鞘就打发走了,顺路还解救了一个漂亮姐姐,说什么也要塞给她一个秀气小香囊。请她有空了务必来尚书府坐坐客,漂亮姐姐要感谢她的搭救之恩。李宝瓶看推脱不掉,只得应下。她不知她今日见得两个人在日后,竟是对她产生了多大的影响,那都是后话了。
   
      缓步登山,不出意外,在半山腰遇到了久等她不归的茅山主。李宝瓶也不客气,问过了山主几个谜语,见山主也被难住了,就蹦蹦跳跳的跑回了学舍。这会儿的李宝瓶像极了刚来时候的那道红色闪电,而其实一路跟随的茅小冬心里则暗暗的无奈。我的小宝瓶呦,你今天又是招惹了青郡王家的小公子,又是解救了尚书家的独女,以后,唉。难道,还得为小宝瓶而再次封山?
     
      可能她们三个都不知道,在后来的后来。李宝瓶帮着尚书家的漂亮姐姐嫁了新科状元,而那个青郡王家的庶出小公子则是陪了小宝瓶一辈子,无论她走到哪里,身后都有他的身影。不是宝瓶不拒绝,也撵过,也厉声呵斥过,可是这个小公子却是怎么都不走,死赖着她。她只能把小公子当空气了。其实宝瓶也知道,之所以纵容这个男生跟在自己身后还下不了狠手的一个原因是.
     
      他,喜着白衫,且佩剑。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琳梦之樱

复制文章标题 复制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