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看完,我应该和陈平安一个样子,就是想指着钟魁问,你就这么死了?!或是来回喃喃,怎么就死了呢……
本以为拿着小雪锥和青色符纸的钟魁能出奇招,本以为太平山祖师爷和黄庭会及时赶到,或者至少,祖师爷能救得钟魁性命。
可是都没有,因为白猿是仙人境剑修大妖,因为一切早有布局,因为钟魁命中该有此劫难,所以,他就这么死了。
其实钟魁这个名字,就注定他会死,只是我没想到,会是就这样战死了。当钟魁轻描淡写地说着仙人境大妖打不过啊,被两剑一刀就这么穿了,做不成书院君子了的时候,神色应该是很无奈的。如果可以选择,我想钟魁还是会选择做君子,可以继续饮酒不羁,可以去看他惦念的九娘,可以继续向圣人问贤。
可因为命中注定,所以一切都显得无力。钟魁只能去做那钟馗,纵然万鬼皆拜,也改变不了自身已是鬼物的事实。
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桥段。不喜欢那种“有些事你努努力就能改变,而大部分事你拼上命都改变不了”的无力感。就像钟魁,如果一番苦苦奋战,结果不过是走上宿命的轨道,那一切的挣扎都将毫无意义。
所以我喜欢阿良,因为他强大的可以改变一切,却不以践踏弱者为自由,只挥剑向更强处。
所以我希望,如果说鬼物钟魁最终走上早已注定的道路,那至少,继承剑客之名的陈平安可以走出另一种可能。
钟魁之死,有妖族布局之因,甚至有儒道阴阳几家之谋划。妖族欲杀儒家一希望所在。浩然则放出迟早踏入鬼道的钟魁作为牺牲品。
争争夺夺,仙侠之市井气所在。
但也有太平山道童不畏死,有金丹虽处绝境吾往矣的从容就义,身有太平山真人跌境保钟魁。
仙侠之侠气所在。
甚是期待下面大高潮的帷幕缓缓拉开。
钟魁小传
年少之时,才高意气,自问自答,圣人言善,秋风入袖,璞玉也。
客栈初遇,骗吃骗喝,放荡不羁。管杀管埋,为气任侠,豪杰也。
埋河遇鬼,口含天宪,违例超度。劾鬼镇剑,力担升宫,真人也。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慷慨就义。心有所悟,由儒转道,圣人也。
身入鬼道,红袍判笔,去鬼扫妖,驱疫镇邪,期世间平,钟馗也。
读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心里瞬间凉透。
此小文以纪钟魁。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几两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