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前情回顾-山外小阁楼-剑来课代表

剑来课代表 >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前情回顾

原章节--第四百五十六章 水落石出书简湖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前情回顾


山外小阁楼2018-12-20 08:38:27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陈平安停马在一座不知名高山的山巅,因为打算接下来,就近寻找一座仙家渡口,乘坐渡船返回大骊龙泉郡,就趁着这个日头高照的最后机会,晒起了那些许久没有翻出来的竹简,既有棋墩山青神山子孙竹的竹片,也有寻常山野绿竹和书简湖那座岛屿的紫竹材质。
······
   很快陈平安就有些后悔了,老人不单单是看竹简,翻翻捡捡,还喜欢问这问那,而且问题极多,此言此句,出自何处,有些时候陈平安说了书籍名称与语句主人,老人更来了兴致,询问陈平安可知那人那书的学问根脚与宗旨立意,陈平安回答得有些吃力,老儒士言语不太客气,有些陈平安不熟悉、老人无比烂熟于心的学问,后者就要好好教训一通陈平安的一知半解,让陈平安只得频频点头,虚心接受老人的点评。


第394章 水落石出小钱堆
   今天太阳正好,在得到陈平安答应后,裴钱自告奋勇,独自一人,蚂蚁搬家,在狮子园一处空地晒书晒竹简。
   忙碌完毕,裴钱蹲在地上,心满意足。
   从远处走来两人,裴钱知道他们的身份,老夫子叫伏升,中年儒士姓刘,是狮子园家塾的教书先生。
   所以裴钱就没拦着他们靠近。
   中年儒士站在远处就停步。
   只有老先生走到裴钱身边,笑问道:“小姑娘,我能瞧一瞧竹简上边的文字内容吗?”
   裴钱起身有模有样作揖致礼,喊了声伏老先生后,想了想,蹲回地上,摆摆手,“看吧。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好着呢,是我师父从书上辛苦摘抄下来的,要不就是远游四方,听别人说的。”
   就像最近朱敛那句随口瞎说的人生苦难书,最能教做人。
   也给陈平安一字不漏刻在了竹简上,不过裴钱最不喜欢这枚竹简,所以将它放在了最外边的地方,孤零零的。
   反正她觉得这枚竹简,比不上师父其它所有竹简。
   裴钱仰着脑袋,一丝不苟道:“老先生,事先说好啊,给你看了这些我师父珍藏的宝贝,若是万一我师父生气,你可得扛下来,你是不知道,我师父对我可严厉了,唉,么得法子,师父喜欢我呗,抄书啊,走桩啊,算了,这些事情,老先生你估计听不明白。书斋里做学问的老夫子嘛,估计都不晓得一个馒头卖几文钱。”
   裴钱再次郑重其事地提醒道:“老先生,你可不能让我好心没好报?中不中?”
   青衫老人展颜笑道:“中!”
   于是小的蹲在原地,老的也蹲下身,一片一片竹简浏览过去,轻轻拿起,小心放下。
   这让裴钱松了口气。
   一一看过约莫半数竹简,老人笑问道:“拳头大就是世间最大的道理。小姑娘,你信不信这套说辞?”
   裴钱毫不犹豫道:“信啊,不然我才这么点大,就每天走桩练拳、练习刀法剑术干啥?江湖很险恶,坏蛋茫茫多啊。”
   裴钱本想说些那几句关于自己远大志向的豪言,只是突然想到老魏说的,交浅言深是江湖大忌,于是她忍住不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还是留在自个儿心窝子里吧。师父一个人知道就行。
   远处中年儒士习惯性皱眉。
   老人却是爽朗大笑。
   裴钱不知道这有啥好笑的,去将附近一些竹简翻过来晒太阳,一边辛苦劳作,一边随口道:“可是师父教我啦,要说清楚这个道理,就得讲一讲顺序,顺序错不得,是做人先讲理,然后拳头大了,与人不讲理的人讲理更方便些,可不是劝人只讲拳头硬不硬,然后噼里啪啦,一股脑忘记慎独啊、克己复礼啊、扪心自问啊啥的,唉,师父说我年纪小,记住这些就行,懂不懂,都在书上等着我呢。”
   裴钱最后盖棺定论,“所以老先生说的这句话,道理是有的,只是不全。”
   中年儒士这才脸色稍稍好转。
   老人倒是没有笑话裴钱,也没有说什么。
   裴钱眼神熠熠,“老先生,我师父,学问是不是很大?”
   老人答道:“单凭你师父这几句话,看不出学问大不大,但是最少……说得很对,嗯,就是无错。听着简单,其实颇为不易,践行此理,更难。”
   裴钱一挑眉头,气呼呼挡住老人继续翻看竹简的路线,双臂环胸,“那老先生你少看些竹简。”
   老人笑道:“呦,小丫儿还挺记仇。”
   裴钱点头道:“尊老爱幼,老先生你岁数大,我年纪小,咱俩扯平了,老先生可莫要跟一个小姑娘倚老卖老啊。”
   老人只得说道:“你师父教得对,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保住你的性灵之气,你师父很厉害啊。”
   裴钱先是开心笑起来,然后摇头晃脑道:“老先生这么说,是不是想多看些竹简?行吧行吧,看吧看吧,怕了你们这些老夫子了,一套一套的,唉,愁人。”
   如此一来,便是那位中年儒士都有了些笑意。

(看到平安晒竹简和这位老先生的表现,我第一反应就是裴钱和伏胜这段,裴钱真可爱!)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陈平安停马在一座不知名高山的山巅,因为打算接下来,就近寻找一座仙家渡口,乘坐渡船返回大骊龙泉郡,就趁着这个日头高照的最后机会,晒起了那些许久没有翻出来的竹简,既有棋墩山青神山子孙竹的竹片,也有寻常山野绿竹和书简湖那座岛屿的紫竹材质。

第103章 竹楼
   陈平安望向阿良,斗笠汉子笑着解释道:“竹海洞天有十棵最重要的仙竹,竹有十德,仙竹与之对应,这片竹子的老祖宗是其中‘奋勇竹’的子嗣,此处竹林里的这些徒子徒孙,也沾了光,若是搭建成一栋竹楼,常年身处其中,修行打坐,对于纯粹武夫或是兵家修士,都大有益处。”
   魏檗连忙附和道:“对,此处竹林皆是那棵奋勇仙竹的子嗣,史书记载‘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暗合此意。故而在竹楼之内修行,必然极其滋养魂魄。”

第102章 白虹平地起
   阿良脸色古怪,打了个哈哈,顾左右而言他,“我年轻的时候,游览过一趟竹海洞天,与那竹夫人有些许交情,交情不深,一般,很一般……”
   听到竹夫人这个称呼,魏檗露出满脸神往之色,需知这位夫人是竹海洞天的唯一一位山地神灵,极少露面,外界传言她体态修长,犹胜男子,诸子百家当中小说家的祖师爷,曾经立志要走遍四座天下,记录全天下的风土人情,其中专门就点名写到了这位竹夫人,“美姿容,喜赤足,鬓发绝青。”


(青神山的奋勇竹,下面就是竹有十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
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 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
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 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 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
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提到青神山怎么能不提起阿良和竹夫人的古怪,期待啊!!!)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陈平安揉了揉脸颊,觉得是这个理儿,钱财乃身外之物,君子取财用之有道……陈平安一巴掌拍在自己脸颊上,真当自己是善财童子了不是?

第111章 斗笠
   陈平安一本正经道:“阿良你放心,我虽然喜欢钱,但我只喜欢我双手挣来的钱,别人的钱财,哪怕掉在地上,我遇见了,也只会寻找失主,绝对不放在自己兜里。”
   阿良笑道:“不能说你错,但你若是真有急需急用,可以先用了,解燃眉之急,这笔账记在心头就行,以后有力偿还的时候,多偿还一些便是,双方皆大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好人。要不然你还真守着那点钱饿死自己?”
   陈平安问道:“那如何判断我是否急需?”
   阿良指了指自己心口,再指了指自己脑袋,“这两关都过去了,那笔钱就能用了。”
   陈平安眼睛一亮,有所了悟,使劲点头道:“阿良你虽然没读过书,但到底是走过很多路的人。你这么一说,我就想通了。”

(虽然道理不同,但第一反应还是阿良这段)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肩挑担子的少年书童,没有跟随老儒士一起赶来,兴许是老儒生想要独自登高作赋,抒发胸臆之后,就会立即返回,继续赶路。

(最开始看见书童,第一反应就是带着徒弟返回的亚圣,但是好像目前还有争议,另外根据最新章后半段的内容感觉也不太像,所以先不贴吧,等实锤)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嗯,不错不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今的后生,买书读书越来越省力,就越吃不住苦头了。”

第157章 自古圣贤皆寂寞
   老秀才收敛笑意,一本正经道:“不一样,很不一样。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书籍,一定是最深入浅出、最适合教化苍生的书,知道这些书本反而卖得最便宜吗?就比如道祖他老人家的那部五千文,卖得多廉价,只要想看,谁都买的着,只要愿意读,谁都能从中学到东西。”
   李宝瓶懵懵懂懂道:“印刷得多,加上买的人多呗,所以便宜。”
   老秀才点头笑道:“对了一半喽,书上的道理,如果太贵了,谁乐意掏钱买?干嘛不去买吃的,还能填饱肚子呢。剩下一半,则是那些高高在上的道德圣人们,如果想要更广泛地传授自己的学问,成为一州一国甚至是一洲、整个天下的正统学问,自己亲自传授弟子,能出几个?还不如来一个广撒网,把自己的学问道理就印刻在书上,门槛低了,走进去的人,就多了。门槛太高,爬都爬不过去,最后能有几个得意弟子、门下学生?”

(买书越来越便宜,门槛低了,读书人也没那么珍惜了,这个平衡点确实不好找)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老人偷偷摸摸拿出身边一枚地上的绿竹竹简,呢喃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说得真好啊……就是字刻得差了点,有力无气的,不堪入目,还敝帚自珍作甚,不如送人,重新再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老先生一脸遗憾道:“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啊。”

(出自陆游《读书》)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宋长镜依旧穿着那件老旧的狐裘,当年许弱这一脉墨家旁支选择押注大骊,其实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与阴阳家那一脉,联手打造那座僭越至极的仿造白玉京,除此之外,大骊吞并卢氏王朝在内的所有财富,尤其是骊珠洞天的“买路钱”,此外还有一路南下的各大国库缴获,都用来打造这些南渡飞舟,堂堂大骊,这些年,国力鼎盛不假,实则年年入不敷出,即便如此,仍是赊欠墨家许多,尤其是当墨家主脉选中大骊后,花钱更是流水,可不是小江小河的哗啦啦作响流淌,而是像那大渎流水,水深无声,可能都没个响动,国库就空荡荡了。

第116章 人间有个老秀才(中)
   墨家连同游侠这一脉在内,一直恪守首任圣人巨子的祖训,其中就有扶持弱者弱国,不受强者欺凌。
   但是到了栾长野这里,他翻阅各朝各代的正史野史,走过无数山河国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最终得到一个结论,一味扶持弱小,缝缝补补,无济于事。百年乱世,群雄逐鹿,扶持弱国对抗霸主之姿的强大王朝,最终死的人,要远远多于强势王朝一统江山的伤亡。
   所以栾长野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王朝,一个合适的君主,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最后他找到了大骊皇帝宋正醇,而且没有失望,哪怕是围剿阿良一事,害得大骊如日中天的强盛国势,遭受重创,但是栾长野从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本身是错的,错就错在人算不如“天算”而已。跟某些幕后大佬比拼算计,哪怕栾长野也要自认不如,但是他偏偏要赌,孤注一掷,赌赢一个不可阻挡的天下大势!

第411章 我要再想一想
   茅小冬很快点头道:“豪侠许弱。能够说服墨家主脉与他所在旁支摒弃前嫌,并且全力押注大骊,这个许弱果然很不简单。”

(许弱的选择:以一统终止乱战,以及他拉来的墨家主脉)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反而是原本地位最高的礼部、吏部,一旦将来论功行赏,会比较尴尬,所以在大骊新北岳一事上,以及与大隋结盟和出使大隋,礼部官员才会那么不遗余力地抛头露面,没办法,如今与战场距离越远的衙门,在未来百年的大骊庙堂,就要不可避免地失去底气,嗓门大不起来,甚至极有可能被其余六部衙门蚕食、渗透。 第108章 春搜    大骊朝廷,六部衙门尚书侍郎之下,郎中为各司主官,员外郎为副官,从五品。郎中和员外郎官职不显,但是有三位郎中,权柄之大,超乎想象。    这就是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以及礼部祠祭清吏司,这三司主官,可谓位卑权重,朝野瞩目,一旦外放地方,必然破格为封疆大吏。 (曾经位卑却权重的三司主管,如今吏部、礼部已经有点尴尬了)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毕竟大骊刑部衙门,在谍报和笼络修士两事上,依旧有所建树,不容小觑。 ······        哪怕礼部使劲嚷着要求太平无事牌一事上,必须从举荐、勘验、颁发、记录档案、考评,都要全部收入礼部,让原本约莫负责一半职责的刑部彻底放权······ 第399章 礼物    至于拥有大骊刑部颁发太平无事牌的修士,必然入列。    此后率先投诚大骊的各路仙师,不论出身,谱牒仙师,山泽野修,都可以跻身其中。 (刑部的权力)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因为宋长镜不得不承认,大骊铁骑能够顺利南下,并且步步稳固,那头绣虎,功莫大焉。 第404章 心神往之    魏羡由衷佩服、敬畏此人。    佩服,在于大骊能有今日大势,从一个卢氏王朝的藩属小国,不到百年,就能够有此气象,是靠无中生有四个字。    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让魏羡对那国师崔瀺感到敬畏,此人在打天下之时,就在为如何守江山去殚精竭虑。    魏羡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弈棋。 (当得起运筹帷幄四字)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既是这位神祇自己畏死,害怕大道断绝,也害怕负隅顽抗之下,整座南岳和千余剑修都惨死,之所以由此埋伏,自然是各方剑修慷慨赴死,不惜以剑殉国,也有诸多怀揣着私心的谋划,比如他这位南岳正神,之所以答应剑修登山,就希冀着对故主、新主双方都有个交待,不至于在未来的这块亡国之地上,失去南岳头衔后,却被谩骂无数,香火凋零,反而因为今日一战,能够为自己赢得一些市井赞誉,也可以省去大骊些麻烦,尽量争取到裁撤掉五岳正神后、好歹保住未来大骊头等山神的宝座。 第372章 剑仙在后    范峻茂站在一旁,问道:“如果换成是你陈平安,会不会拿出相伴无数年的这座云海,去换一个宝瓶洲的南岳神祇神位?”    陈平安诚实道:“不知道。”    心情极差的范峻茂怒道:“那你到底知道什么?!”    陈平安笑道:“知道我不知道。” (大骊已经有了北岳,范峻茂暂定的南岳。朱荧这个南岳感觉以后地位高不到哪里去啊,虽然地点在以后大骊版图的中岳附近,但他这个表现应该配不上)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陈平安可能觉得自己一辈子的道理,都在书简湖讲完了。 (青衫仗剑龙抬头!)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马远致趁着这个机会,又往她胸脯那边瞥了眼,峰峦起伏,美不胜收。 第186章 守夜    在陈平安和阮秀出现在山脚的时候,青衣小童就站在栏杆上啧啧称奇,“双峰雄伟对峙,风景绝美壮观。”    粉裙女童踮起脚跟,望向远方,纳闷道:“落魄山以南,没啥山峰啊。”    青衣小童转头瞥了眼她,一脸坏笑道:“你还小嘛。” (第一反应就是秀秀)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马远致点点头,笑容灿烂,愈发贼眉鼠眼,“长公主殿下,如此娇羞,可是百年不遇的稀罕事儿,看来是真打算对我敞开心扉了,有戏啊,绝对有戏!陈平安,你就等着喝喜酒吧!真是好兄弟!如果不是与我说,跟女子打交道,要多思量一下她们话语的言下之意,我哪里能想到长公主殿下的良苦用心?要我早点跻身金丹地仙,可不就是暗示我一个大老爷们,不许落后她太多吗,可不是担心我对殿下已是金丹,心有芥蒂吗?如果殿下对我不是情意绵绵,岂会如此费劲说话?陈平安,陈先生,陈兄弟!你真是我的大恩人啊!” 第439章 于不练剑时磨剑    刘重润突然柔声喊道:“陈平安。”    陈平安只得坐在原地,一头雾水,“嗯?”    刘重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扯开领口。    陈平安不愧是经历过无数场生死厮杀的老江湖,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闭上眼睛,猛然站起身,“下不为例!不然买卖作废!”    刘重润笑得花枝乱颤,望向那个年轻男人匆忙离去的背影,乐不可支道:“你不如将此事说给朱弦府那个家伙听听?看他羡慕不羡慕你?” (蒙在鼓里的可怜人。。。。不过说感谢也没毛病,不然平安能做的更多)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牢狱之外,站着一位来自桐叶洲的上五境老修士,正是当年跟随太平山、扶乩宗两位宗主一起,出海斩杀那头大妖的原桐叶宗老祖,只不过如今已经转投玉圭宗,还顺走了玉圭宗祖师堂的一件镇山重宝,差点因此惹来桐叶宗和玉圭宗的一场大战。好在玉圭宗老宗主荀渊,亲自登门,与十一境剑仙的桐叶宗宗主坐下好好谈了一次,谈完之后,桐叶宗没有继续追究,想必玉圭宗是给了补偿的。 第357章 雨停    那古怪剑修望向桐叶宗祖师,说了两个字,“不服?”    在整个桐叶宗都威名赫赫的老祖师爷,说了一番暗藏杀机的话语,“这头大妖最好是留着性命带回桐叶宗,说不定能问出更大的阴谋来,你见大妖身受重创,一剑杀了,就断了线索,我们还如何顺藤摸瓜、找出幕后主使?不然我们三人,何必追杀如此之远?好巧不巧,桐叶宗西海如此广袤,你就刚好出现在大妖逃亡路线上?”    玉圭宗姜氏家主脸上笑意不变,他是从来不嫌热闹大的。    宋茅正要说话。    那瞧着不过是位中年男子的陌生剑修,淡然道:“那就干啊。”    从头到尾,剑修就说了这么两句话。    不服。    就干。 (这位祖师,被左右收拾的祖师)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青冢、天姥和粒粟三座大岛,则一起分去最后一条书简湖根本水脉。 第435章 故事里的名字    王观峰小心斟酌一番,回答道:“如今大骊宋氏和朱荧王朝在拿书简湖掰手腕子,我们押注了青峡岛,朱荧王朝应该是选了青冢、天姥和粒粟三岛联盟,主事人是朱荧王朝一位出身皇家的九境剑修,与黄鹂岛有些渊源,只是如今此人隐匿在何处,查不出来。但是朱荧王朝内部,对于顾璨到底是拉拢还是打杀,应该也存在异议,并未统一意见,所以先前池水城刺杀,朱荧王朝某股势力,已经栽了大跟头。刘志茂本人依旧是元婴境,并无破境迹象,倒是顾璨身边的那条蛟龙之属,已经跻身了元婴,战力惊人,连刘志茂都要忌惮,说不定将来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刘顾两人分摊书简湖。不过这都是老祖袖手旁观的结果。” (三岛联盟的基础)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那个男人一拍掌,放声大笑道:“就凭这一点,小刘啊,加上我身后的老刘,咱们仨从今儿起,可就是一条蚂蚱上的朋友了!”    刘志茂再次望向刘老成,后者脸色与心境,皆是古井不波,不给刘志茂丝毫提醒。 ······    男人突然抹了把脸,凄凄惨惨戚戚,如女子幽怨道:“我心里苦啊,周峰麓那个臭不要脸的东西,差点坏我好事,如果不是李芙蕖足够聪明,这会儿我就算拼了老命,也要打死那个周峰麓,然后提着老贼的脑袋,去给人低头哈腰赔礼道歉了!一想到这个,我这会儿都想要跑去给李芙蕖好好磕几个头,认了她当干娘又何妨。”    姜尚真轻轻捶打自己心口,满脸悲苦神色,破口大骂道:“我姜尚真,可不是来书简湖擦屁股的啊,头等大事,是要与陈平安叙旧的啊,现在呢,把臂言欢个屁,周峰麓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老东西,死不足惜,我不就是在桐叶宗那边摆了几桌子酒宴嘛,可如今都是自己人了,还这么坑我,用心险恶,该死,真是该死……”    刘志茂目瞪口呆。    刘老成也是眼皮子微颤,显然是已经领教过姜尚真,要比好似给天雷劈中的刘志茂略好一些。    姜尚真骤然间收敛言语和笑意,沉默片刻,轻声问道:“刘志茂,我替周峰麓问你一句话,你愿不愿意当玉圭宗下宗的供奉?”    刘志茂犹豫不定。    刹那之间,瞥见刘老成对他轻轻点头。    刘志茂深呼吸一口气,轻轻点头,“可以。”    然后他就发现一片翠绿欲滴的柳叶,恰好悬停在自己眉心处。 ······    刘志茂问道:“跻身上五境一事?”    姜尚真伸出一根大拇指,指向自己,“老子有什么?有钱而已。等你跟我熟了之后,肯定就会忍不住可怜我了,太有钱,真是愁人。”    姜尚真哀叹一声,“别说是你们宝瓶洲穷得叮当响的野修,就是咱们桐叶洲上五境的谱牒仙师,都不知道如我这般有钱的烦恼啊,烦得很。”    刘志茂再次望向刘老成,跟这种人合作,真的不心慌吗?当真不是跟周峰麓乘坐一条船,更稳当些?    刘老成面无表情。    不知是高深莫测,还是在心中骂娘。    需知钱财一事,真是世间所有山泽野修最心痛所在。 (真是个妙人) (表现出一副那啥的模样,然而本命物柳叶就在你眉心,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感觉他就是故意来晚的,等大局已定,再看怎么处理和平安的关系,可怜的桐叶宗祖师,屁颠屁颠的帮别人来试坑)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竹简湖,最早曾是一处灵气淡薄的寻常之地,曾经有位从中土游历至此的儒家圣人,得证大道,与天地共鸣,气象万千,湖泊故名书简,灵气盎然,惠泽后世。    老夫子站在湖边,微笑道:“世人都觉得这儿就是一座粪坑,却有人说你们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那么你们,觉得如何?”    湖水涟漪阵阵,泛起千古浩然正气。    老夫子微笑道:“我这老夫子,不是要你们去感恩那位小夫子,人家不需要,读书人做事情,就是这般,不是做买卖。所以我只是要你们舍身取义,将来再死一次,与我一起,别辜负了这个还有得救的世道。”    老夫子又笑道:“当然了,那个年轻人也说了,自己暂时不是读书人,只是个账房先生,那么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可以商量商量嘛。” 第432章 且将书上道理放一放    不知为何,这一刻,陈平安看待这座在宝瓶洲声名狼藉、可谓烂大街的书简湖,却想起了一句已经忘记了出处、如今也不愿意去深究的好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平安也是够可以的)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十七岁,去往书简湖,在青峡岛山门口的屋子里边,独自过的大年三十夜。(18)    之后一年的大年三十夜,在石毫国一座客栈,与曾掖、马笃宜围炉夜话。(19)    又一年,在去与曾掖马笃宜碰头的马背上,颠簸中,悠悠然然,一个人过了大年三十夜。(20)    再一年,又去了趟书简湖以南的群山之中,返程路上,与顾璨和曾掖,还有马笃宜,总算吃了顿能够凑足一张饭桌的年夜饭。(21)    今年,此时此刻,牵马一起走上渡船后,陈平安摸了摸发髻上的玉簪子,原来不知不觉,自己都已经到了儒家所谓的及冠之年。 (及冠应该是20没毛病,但是按照新章内容已经21了) (和昨天的前情回顾之陈平安年龄做了对比,区别就在青峡岛山门口过的大年三十。所以我又回过去读了原文) 第437章 天亮了    陈平安约莫是在秋分时节,从大骊匆匆忙忙动身赶来的书简湖。    到了书简湖辖境,乘坐马车到了湖边那座池水城,一路上所见风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在那之后,见到了顾璨,青峡岛见过了秋高气爽的江湖画面,此后露气开始逐渐重而稠凝,书简湖天寒夜长,风烟萧索,水雾弥漫,陈平安去了趟云楼城,借助那对父女,再去了趟石毫国边境关隘,看了那一条线,也看到了一番另外的风景,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回到青峡岛后,悄然入冬,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化为蜃。 第445章 炭笼火炉寒人心    今年到底是怎么了,这才隔了没多久,就已经有了接连两场数十年难遇的大雪。 ······    年底时分,都已经临近大年三十了,青峡岛的账房先生,却带着一个名为曾掖的高大少年,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游历。    而且直接离开了书简湖地界,过了石毫国南境关隘,一直往北而去。    这天,夜宿灵官庙。 (平安十七岁秋天来的书简湖,这一点一致,来之后从秋到冬再到大年三十之前,445章平安离开了书简湖,应该不会过这个大年三十才对) (已经反馈了,看看这两天会不会有变化,如果没的话我就把时间线重新弄一下) (老哥们有兴趣的也帮忙看看,是不是我漏了哪里) 第456章 水落石出的书简湖    然后在五月初五这天,陈平安本来打算跟那艘仙家渡船要一桌子丰盛菜肴,只是临时又反悔,仍是拿出干粮就酒,站在窗台那边,眺望云海,算是为自己庆祝生日,甚至连及冠礼也一并给对付过去了,毕竟家中才一人,也无长辈也无宗庙,不用讲究那么多繁文缛节。 第399章 礼物    裴钱一双眼眸,眯成月牙儿,歪斜脑袋,有些吃力地摘下那只包裹,递给陈平安,“师父,送你了哦。”    陈平安笑着摆手道:“自己留着吧,以后等你攒钱买了多宝架,放在上边最显眼的地方,不挺好,谁看到了都羡慕,晓得你是个小财主。”    裴钱使劲摇头,解释道:“我想起来了,我逮着山跳又给放了的那天,原来刚好是师父你生日呢,刚好这个当做我送师父的生日礼物。”    陈平安愕然,沉默许久,手心放在裴钱小脑袋上,竟是难得也笑眯起眼,“这样啊,那师父就收下了?”    朱敛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开心的陈平安。    当初陈平安与张山峰和徐远霞重逢,自然也很开心,但不是陈平安当下的这种开心。    裴钱点头,歉意道:“可是师父,明年的五月初五,我可不一定能送这么好的礼物了哦?”    陈平安接过那只包裹,放入背后竹箱中,然后牵着裴钱的手,一起走在街上。    裴钱兴高采烈说着开石后所有人瞪大眼睛的光景。    陈平安微笑听着裴钱的絮絮叨叨。    夕阳西下。    余晖拉长了一大一小的身影。    朱敛依旧双手笼袖,石柔眼神温柔。 (十七岁那年的生日,有那么一份礼物,让人泪目)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山外小阁楼

复制文章标题 复制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