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打个盹   说两句-谢一石-剑来课代表

剑来课代表 > 吾心安处打个盹 说两句

原章节--第四百五十三章 吾心安处打个盹儿

吾心安处打个盹 说两句


谢一石2018-12-13 23:19:04

1.顾璨认的错,自己又想留下来照顾娘亲,本身心性还有救,没有因为接二连三的打击而打碎心境,陈平安再次离开书简湖就会心安很多。

2.再次提及秀秀和兔子合杀剑修之事,兔子不考虑,这里强调了秀秀的实力很强。
在小镇宁姚和秀秀有过一次不对付,就感觉她俩差不多,结合宁姚的练气士境界和武道境界,秀秀自然不差。董谷金丹,秀秀作为大师姐,虽然因为入门早,但是让人心甘情愿还是因为实力。猜测秀秀也是金丹,元婴嘛那要看陈平安的了。

3.陈平安做事守规矩,讲道理,通人情达事理,处处暗合礼法,所以曾掖和马笃宜会有心安一说,李槐和赔钱他们同样如此。

4.陈平安不像剑仙,咱老李年轻时候那可是响当当的剑仙。对比也郁闷的估计就是邓太阿了。

5.老人眼光不咋地,交友还可以,认识的石毫国骨鲠之臣,也是一位有豪气的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老人希望太平盛世,大势之下无能为力,也是无可奈何,一句牢骚话也是不敢说出口。

6.麻衣术士应该是麻衣神相一脉,看人面识吉凶。
这里的麻衣术士不知道是不是江湖神棍,要是江湖神棍,道人洞府境也就太水了。
道人口才真好,明着求死,让土匪杀自己,把土匪整懵了。后面说祸福报应一事,道人求死,土匪杀他就是有功德,助人为乐嘛。土匪觉得自己杀人是做坏事,是要有报应的,更加觉得懵了,但是土匪自身觉得救人一命似乎更是做善事,自然而然劝导道人。后面居然还主动送饭过来,马贼说的吃饱了再寻死蛮有意思。这和平时说不吃饱了哪有力气减肥异曲同工之妙。
说明这些土匪还是知晓基本的善恶的,然后石毫国被破,流窜起来。道人劝他们从事正当职业,这伙人还真的就思考起来了。

7.陈平安觉得有点意思,就主动聊起来,点到为止。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出自王阳明,心学里讲究的知行合一等。再次提到王阳明,老秀才你跑不了。
由此又衍生出陈平安后面佛家学说,说明陈平安不仅早就研究佛家学说,还有点小成。再次期待兔子和崔瀺聊天关于老姚的事,还有齐静春到底参与到哪步。

那两个佛家谒子出自: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陈平安对比也说了见解,就是前者人人可用,后者是因为量变引起质变。
当然,陈平安也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当做善事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你也就不会在意做的是不是善事有无因果,因为你做的就是善事也只是善事而已。
 
8.写草书的读书人背景可能是张旭,都是县尉,写草书,爱喝酒。“草圣”的字自然值钱,陈平安这才几年,怎么连草书都看得出深浅,难道因为真意神意?陈平安买字应该还和此人痴情种有关。
草书县尉典型的**,舔到最后,草书有一手。
砍樵少年当**资格都没有,爱慕深埋心底,却又心满意足。
陈平安面对两种纯粹感情,都是喜欢,这也是心境拔升的一部分。

9.高僧心猿显化老猿,唯独对平安感兴趣。可能是平安的心猿也很强大,但是陈平安却能栓住,老猿对比自是不开心。老猿对高僧的各种复杂情绪源于高僧自己,心性还不够坚定,陈平安的内在外在,高僧在某些方面居然比不得(还一点平安对佛家也是有研究的)。老猿的眼神就是高僧对自己的看法,也是高僧自己对平安的部分情绪。所以高僧当体会到这点,认识到自己不足,算是一点顿悟,继续枯坐。

10.陈平安前面路过坟墓,最后回首望应该是感受到了后面的异样,大概率是这个修士。
“四不像”陈平安,儒家、武夫、佛家、剑修(道家)可能是这样,反正就是修的太多。因为心境拔高,刘志茂也说陈平安在合道一事,这里鬼怪害怕可能是儒家小圣人气象或者合道气象,天然克制阴魂鬼物。
说明小夫子已有成色。

11.书简湖的局势目前就是苏高山大势所挟,宫柳岛静等奇招。
来人肯定和姜尚真有关,算计与试探,终是讨价还价的价码。是因为姜尚真几次表现太舔了,陈平安就不想想吗?
刘老成的“好心”未必是好心,可能他并不知道姜尚真和陈平安经历过什么,“算计”并不一定就是恶意。
内心深处希望可以谈,当然肯定可以谈,要合道了。

12.“我心安处即吾乡”出自苏轼《定风波》。
万般道理终归顺序,陈平安心境又一次提升,真正的圣人气象外显,对于擅长望气的水神来说,无疑战战兢兢。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万邪辟易,神袛让道。
道德不是功德,不是做的那几件事的功德,是陈平安的心境升到了一定高度,是道德的制高点,拴住心猿,坚守本心(如果说顾璨的事,陈平安改变,其实没变,看这么多佛家描写,这里还是有佛家的渡的意思)。
夫子之风,圣人气象。            


转载来自公众号:剑来课代表-谢一石

复制文章标题 复制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